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黑面琵鷺北返換繁殖羽有如金毛獅王 鳥友驚豔明年再見

春暖花開,冬候鳥樂園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候鳥準備北返回家,生態觀察家暨攝影師蘇家弘上午在鰲鼓濕地觀察,發現換繁殖羽的珍稀保育鳥黑面琵鷺,很像「金毛獅王」,頭頂豎立金黃色鳥羽,非常美麗,蘇家弘笑說,「雍容華貴金色平板燙,是今年最流行髮型吧!」
蘇家弘在東石鰲鼓濕地7號觀鳥亭,前方小島上觀察黑面琵鷺繁殖羽,準備北返繁殖下一代,覓食,洗澎澎,展翅,休息,嬉戲,互相理毛等動作,洗澡或理毛形成的龐客頭,迷人逗趣。
蘇家弘說,冬候鳥換繁殖羽有如換穿美麗新裝,迷人吸睛,鳥兒換羽為吸引異性,繁殖下一代,通常公鳥繁殖羽較豔麗,羽毛定期更換稱換羽,這是鳥類重要生物學現象,換羽讓羽毛保持完好,並能應對羽毛損傷,鳥類從破殼到性成熟要經多次換羽,然後每年一般要換羽2次。
縣府畜產保育科說,黑琵來嘉縣沿海布袋鎮及東石鄉濕地及廢鹽灘度冬,今年肉毒桿菌中毒死傷鳥兒,比去年減少,去年共有15隻黑琵死傷,其中8隻死亡7隻救活野放,今年6隻黑琵死亡,3隻送醫救活,顯示中毒情形有改善。
肉毒桿菌在一般土壤為常見菌種,肉毒桿菌會在腐爛魚類大量增殖並釋出毒素,黑面琵鷺往往因誤食到這些腐爛魚類造成中毒,保育人員加強巡查,減少黑面琵鷺接觸肉毒桿菌毒素的機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