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改回小選區? 議員看法不一

2022議員選舉,南市選委會徵詢政黨、議員選區是否異動的意見。台南過去是小選區,兩年多前才改大選區,有部分議員認為,改為大選區後,服務品質受影響,兩區間來回1個小時,參加活動無法深入,每月紅白包大增,薪水不夠用。市議員謝龍介說,若改回小選區,會影響新人及小黨出頭,邱莉莉指議員靠服務,不致影響新人。
台南市議員選區原有18個,2017年市選委會將小選區合併為13個選區。由於明年底又要選舉,市選委會上月間函文市議員、政黨及市府相關單位,對選區畫分的看法。選委會表示,有人未表示意見,也有人要求能改為小選區,彙整後將由選委會討論送中選會決定是否重新畫分,依選罷法規定,每屆議員選舉前都會做此徵詢。
國民黨市議員蔡育輝建議恢復小選區,他表示,之前服務新營、柳營、鹽水,現在多了白河、東山、後壁,從東山山區到鹽水要1個多小時,由於範圍太大,除了費時、費力,也影響服務品質。他說,因服務範圍大,助理要增加,紅白貼也增多,有議員向他抱怨,薪水不夠應付,已當民代當到快破產。
謝龍介表示,就新人、小黨而言,因大選區的席次較多,而不是只有1、2個席次,就較有機會異軍突起而當選;反之,因席次少,面臨兩黨夾殺,就較難冒出頭。
邱莉莉以「小議員大里長」形容大選區議員的身分,也是大選區的缺點。她說,兩年來看到議員的提案,多數都是區里小型建設,較少事關區域發展的政策面,就是最佳寫照。她認為,選民都在打成績,問政品質差還是會被取代,選區小不一定對新人不利。
大、小選區比優點 左右小黨空間
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台南市議員選區畫分是否恢復過去小選區再引起討論,一般認為,國民黨與民進黨都有基本盤,較不受影響,影響最大的是小黨;另有些大選區幾乎和立委選區一樣,有人做了幾屆,就直接挑戰立委,各有優點。
兩年多前南市選委會規畫將小選區合併為大選區時,就有部分議員持反對意見,不過,中選會最後還是核定合併方案。市議員林美燕說,當時她反對,因反對無效,這次徵詢,乾脆放棄表態,因為說了也沒用。民進黨市議員呂維胤也沒有在徵詢時表示意見,他說,大、小選區各有優點,但也認為小選區的服務品質會較好。
有議員認為,國民黨與民進黨都有基本盤,加上個人的經營與努力後,不論是小選區或大選區都有優勢。另台南有一特殊現象,無黨籍市議員有14席,有議員認為,議員著重服務與情感,沒有黨加持,只要服務好也能當選;且目前選舉,網戰愈來愈重要,新人打好空戰,並能好好耕耘陸地就能冒出頭。
國民黨南市黨部表示,也有部分黨籍議員主張維持現有的大選區,但多數黨籍議員主張恢復上屆的小選區。民進黨台南市黨部則尊重選委會專業規畫。
時代力量在台南市議會僅有1席次,明年選舉將提名更多人參選,南市黨部表示,選委會應廣納民眾聲音,落實公民參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