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吃緊旱象未除!台南嘉義2月25日起水情燈號轉橙燈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表示,小年夜南部各地降雨量僅約15至20毫米不等,對旱象改善有限。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開工第1天開會決議,自2月25日起嘉義及臺南水情燈號將從現行的黃燈轉為減量供水的橙燈,高雄則由水情提醒轉為減壓供水的黃燈。
南水局表示,旱象未緩解,加上時序已來到枯旱的尖峰,為確保到今年7月底公共用水無虞,轉水情燈號為不得不措施。為讓轉為橙燈後的嘉義、台南地區有足夠的應變時間,工業用水戶先管控節水7%、每月用水超過1000度的非工業用戶節水10%,對一般家用用水無太大影響。南水局呼籲民眾力行節水,必能共同渡過此次旱災。
南區水資源局局長連上堯表示,南部地區主要水庫集水區自去年6月起的累積降雨不到歷年同期的一半,南水局警覺到降雨異常,超前應變在去年剛進入汛期沒多久的7月初就與地方政府、水公司區處、農水署嘉南及高雄管理處、科學園區等單位召開了水情會議,每隔一周就開會檢討。在去年無颱風侵台下,仍順利完成二期稻作的供灌,一般民眾的用水也都能供應如常。
南水局也說,高雄阿公店水庫去年首度在越域排洪道溢流堰以臨時圍堰加高,為水庫開源兩成的蓄水空間,約300萬立方公尺。嘉南及旗山灌區提前採取加強灌溉管理措施,順利完成二期作供灌,期間共節餘近1.3億立方公尺的水蓄存在曾文、烏山頭及南化等水庫,相當於為台南地區多存了130天的總用水量,也是為無大型水庫的高雄多增加了日後可隨時備援的存量。
跨區調度方面,包括從雲林支援嘉義每日10萬噸,以及在去年9月高屏溪川流量尚豐沛時,即啟動高雄北送支援台南每日10至20萬噸清水,累計支援約2460萬立方公尺,間接讓南化水庫減少近3成的水量支出。因應近日高屏溪川流量降低,所有備援伏流水、地下水、東港溪原水前處理支援民生用水等也都已上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