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害沿海魚損 雲縣府加碼補助魚塭處理費申請至15日

寒流來襲,連日持續低溫,雲林縣沿海鄉鎮文蛤池混養虱目魚大量死亡,農委會6日啟動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與低利貸款品項,供符合救助資格漁民申辦至15日。不過魚類大量死亡後,漁民須清除魚塭絲藻及進行復養工程,相對增加成本,縣長張麗善另加碼補助漁民每公頃3000元魚塭處理費,申請期限同至15日。
張麗善表示,經農業處統計至昨日止,縣內受理漁業寒害現金救助案件752件,面積約780公頃。其中,吳郭魚災損面積2公頃,死亡約3500尾,死亡率約3%;鱸魚災損面積2.5公頃,死亡約2000尾,死亡率約5%;龍膽石斑災損面積0.3公頃,死亡10尾。
除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品項,及每公頃現金救助9千元協助漁民復養工作魚外,張麗善指出,縣府加碼補助魚塭處理費每公頃3000元,補貼漁民復養成本,符合資格者速向當地鄉公所申辦。
今天又有一波寒流南下,農業處長吳芳銘呼籲漁民,務必持續加強防寒措施,如在魚塭北側搭蓋防風棚、加深池水水位、加溫防寒並打氣增加溶氧,及在低溫期間補注地下水,維持較高且穩定水溫,減少寒害損失;遇災時應立即自行拍照佐證,並通報當地公所勘查。
吳芳銘指出,池內死魚恐造成水質惡化,除應立即撿除,另疾病防治也不可輕忽,包括虱目魚紅斑病、魚虱、鰻魚爛鰓病、石斑白點病、鯛類卵圓鞭毛蟲、泰國蝦酵母菌等皆為冬季好發疾病,漁民應嚴加防範。
此外,農業處統計受寒流影響的作物,包括西螺鎮菠菜、甘藷葉等葉面枯黃,被害面積分別為30、15公頃,損害程度5%;古坑鄉香蕉凍傷,被害面積3公頃,損害程度5%;大埤鄉牛奶果果實表面出現黑斑,被害面積1公頃,損害程度10%。
農業處提醒農民仍需在蔬菜、果樹或花卉等搭設塑膠棚、溫室、防風牆、防風網,加強果園灌水、噴霧、覆蓋、包裹樹幹或果實套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