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垃圾堆積10萬公噸 縣府力推減量在地處理
雲林縣沒有焚化爐,垃圾運到外縣市處理,但因外縣市焚化爐歲修等因素,導致縣內垃圾暫置掩埋場,已堆積10萬公噸,縣府積極提升學校生廚餘自主堆肥能力,並落實垃圾減量。
雲林縣環保局指出,縣內每天產生垃圾量約有320公噸,其中有210公噸需委外焚化處理,過去每天委外縣市焚化爐代為處理約140公噸,但因焚化爐歲修或其它因素,去年底起可處理量降至30公噸,其餘僅先在縣內各衛生掩埋場暫置,造成縣內垃圾堆積10萬公噸。
雲林縣政府教育處為有效減少垃圾量,自108學年度啟動縣內186所國中小落實樹葉、果皮等生廚餘不外運,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推行計畫,今天在廉使國小開記者會。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聽取簡報,並實際參觀有機菜園,她還與學生一起種植芭樂樹,覆蓋學校自產的有機肥料,並相約明年一起採果。
謝淑亞指出,雲林縣目前沒有自主垃圾焚化處理能力,每名縣民都應做好垃圾分類,落實清淨在源頭,將廢棄物變為循環經濟不可或缺一環。
廉使國小配合食農及環境教育,除提供苗種種植外,並引進蚯蚓廚餘堆肥,椰纖廚餘蛋糕菜園、瓜果棚架搭設及竹構藝術帳等技術指導,讓學校師生除能體驗田園生活外,也能品嚐親手裁種的蔬菜及水果。
雲林縣府近年來執行「堆置垃圾前處理及打包計畫」、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並請中央協助垃圾去化,今年將推動垃圾減量、資收增量及環境滿分計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