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雲林今年花生發黑腐爛多 專家:是這兩個原因造成的

雲林縣二期花生進入採收尾聲,價格雖漸回穩,但有不少18號品種的花生腐爛發芽賣不出去,農民欲哭無淚,農委會也將啟動收購次級品,穩定價格,農業人士表示,黑臭腐爛以「油豆」為多,主要是因小雨引發地熱使花生受悶才腐爛,呼籲切勿見雨就覆蓋塑膠布以免悶損。
元長鄉農民吳戰平所種的18號花生一半以上都臭黑受損沒人買,他說,超過6成都發黑腐爛,篩檢一大半天選出不到1公斤良品,得了什麼病也不清楚,曬了1周都無人問津「今年攏去了了」,希望政府幫忙,起碼要查出是何原因。
「今年花生的賣相差」李姓農民說,種了4分地賣不到6萬元,每分地損失5、6千元。80歲老農婦陳蘭忙著篩選花,她說,黑臭數量少說也有一、兩成,同一塊田種出的花生大小差很大,很少有此情形,為能有好賣相只好多費點功夫篩選。
本月22日農委會陳吉仲抵雲林時也曾表示,將啟動花生次級品收購,以穩定價格。立委蘇治芬也會同農改場抵水林、元長、虎尾主產地了解花生腐爛情況,並與農業單位研商對策。虎尾鎮農會則率先以每台斤約35元收購,保障農民收益。
元長鄉長李明明連日來也忙著「巡田」,有幸運農民原本打算丟掉當肥料的發芽花生,後來由盤商每台斤以18元收購,樂翻天。李明明說,兩天來價格已漸回穩,榨油用的18號花生已從兩周前每台斤約30元升至目前31至35元,黑金剛更漲至55元。
全國農業經理人協會理事長謝萬來指出,造成花生黑臭發芽主要是冬雨加上地熱,農民曬花生遇雨就馬上用塑膠布覆蓋,今年暖冬,小雨造成地熱加劇,若覆蓋悶不透風很容易腐爛,呼籲農民不要見雨就掩蓋。
至於田裡發黑腐爛,謝萬來說,花生灌溉時間錯誤或用未發酵的雞糞為基肥,很容易染白娟病,所以田間管理很重要,農民得多加防範。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