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座大型漁電共生案今動工 年發電可供1.6萬家庭

台泥嘉謙綠能公司與台鹽綠能公司合作在嘉義縣布袋鄉和義竹鄉興建台灣首座大型漁電共生案,今日在上午十一時,在台鹽董事長陳啟昱、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能源局主秘翁素貞、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嘉義縣長翁章梁義竹鄉長黃阿家等共同見證下,正式宣布動工,預計明年7月完工,可供應超過1.6萬戶家庭1年所需用電。
此案裝置容量為43百萬瓦,預計平均年發電量將達5,400萬度,可供應超過1.6 萬戶家庭1年所需用電,20年下來減少碳排放量達1,55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預計2021年7月開始正式發電。
陳啟昱說,光電業者推太陽光電時,在徵收土地上總會面臨很多質疑,台鹽綠能公司3年前便開始規劃在當地興建漁電共生專區,舉辦超過200場說明會,獲得地主及養殖戶全數同意,才開始興建。
此專案面積達77公頃,今年初取得農委會的核定劃設,承諾以「漁業為本、綠能加值」,不影響漁業產量下,結合太陽能讓養殖戶受惠;台泥嘉謙綠能公司也保證原養殖戶具優先使用權,使用費不超過原租金6成,使用費將作為漁場基金,回饋至漁民身上。
陳啟昱表示,有養殖戶質疑,發展光電後會失業,他說台鹽公司會確保漁獲量維持7成以上,「有魚才有電」,他也拜託養殖戶一定要留下繼續養魚。
當地一名飼養吳郭魚的養殖戶表示,前年823水災時讓她損失慘重,當時台鹽綠能公司便有找他接洽,希望承租他的土地,他擔心太陽能板有廢水汙染問題,質疑「20年後能否將能將土地完整留給子孫」,最後在業主懇談,分析利弊下,選擇相信老字號台鹽,發展漁電共生,希望能將傳統漁業轉型。
另,當地很多漁民會質疑,在魚塭上面蓋太陽能板,寒流來的時候,漁隻失去日照,容易凍傷,影響漁肉品質,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系副教授陳俊哲表示,寒流主要是冷風接觸水面,造成水溫下降,建置太陽能板能阻擋寒流,對於肉品質有益無害,請漁民不用擔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