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廬山橋要新建 不讓居民飽受淹水之苦

嘉義市東義路是聯繫嘉義縣的重要道路,因地勢低窪,嚴重時淹水達2.8公尺,東義路北端廬山橋也因梁底過底影響通水斷面,颱風時常淹沒橋面,市府斥資6億9千萬元新建廬山橋、拓寬東義路及改善排水,讓居民不再受淹水之苦,預計民國111年完工。
市長黃敏惠、市議長莊豐安及內政部營建署總工程司游源順等人今參加工程開工動土典禮,本次工程經費由營建署補助5億餘元、市府自籌1億餘元和嘉邑行善團捐贈7千萬元。
黃敏惠表示,東義路因位處山坡地邊緣,整體地勢位於396巷至566巷區段最為低窪,每逢豪雨路面經常積水,透過中央與地方合作,廬山橋改建也從88風災時等待至今,終於由營建署納入「104到11年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加上嘉義縣市共同合作,以嘉義精神解決困難。
市府工務處長郭拱源說,新建盧山橋橋梁部分長度205公尺,寬度21.4公尺,採用單跨、雙拱形的鋼拱橋,雙拱最高有34公尺,河道內不落墩,梁底高於牛稠溪計畫洪水位,在河道中心最高處提高計5.6公尺,不再產生阻礙牛稠溪水流問題,未來將成為全台第二長的鋼拱橋。
負責工程的仲冠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世仲指出,東義路現在既有道路寬度約8至10公尺,拓寬將採都市計畫道路20公尺寬開闢,兩邊各有綠帶及人行道及側溝,在396巷與566巷也設有排水箱涵,線型截彎取直、基底提高及改善全段道路排水,道路與新橋梁都將改為雙向四車道,加上舒適人行道,符合營建署人本精神。
市府工務處指出,東義路負擔嘉義市東區往來民雄、竹崎鄉交通運輸服務,也是國道3號竹崎交流道連絡道之一。完工後將整體提高用路人行車安全,保障居民生命財產,提高土地價值,帶動當地產業發展。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