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大埤鄉拚綠能科技 帶動就業

雲林縣政府第16次行動主管會報昨天移師在大埤鄉酸菜文化館舉行,縣長張麗善說,大埤地方創生主軸以發展鄉村生活體驗為導向,除將針對長照增建據點、拓展戶外無障礙空間,長年淹水問題也進行治理工程,計畫與在地企業合作推動綠能,藉此改變當地生活品質,提升地方創生能量。
大埤鄉65歲以上長者約4千人,農業型態包括一級產業,主產稻米、芥菜、花生;二級產業發展酸菜加工業;三級產業以傳統商店和現代商業為主。張麗善說,人口老化雖嚴重,整體發展存在許多需改善的問題,但大埤鄉仍有創生機會。
張麗善表示,大埤是著名酸菜產地,經和公所、社區討論後,縣府將可行的地方創生畫分鄉村人文體驗區、都市核心區、科技及產業創生區,擬與良作工場、台野畜牧、新陽綠能等在地企業攜手,朝綠能科技發展,帶動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流。
地勢低窪的大埤,多年來逢大雨必淹水,其中主要的延潭、舊庄、後溝子三大排水系統,今年5月及7月陸續進行整治工程。張麗善指出,預計明年陸續完工後,可望提高周邊抗洪能力,減少浸淹成災狀況。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