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皮廢棄物有解 中正團隊研發酵素轉化為木寡糖

嘉義縣中正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李文乾團隊日前運用鳳梨產地民雄鄉的大量鳳梨皮廢棄物,成功以生物技術發明的酵素,分解鳳梨皮渣並製造木寡糖,一公斤鳳梨皮渣可產出220克木寡糖,過程只需2到3天時間,目前正在生產專利,未來可望與廠商合作。
李文乾表示,希望利用這項生物技術,讓鳳梨皮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生產高附加價值的木寡糖,同時減少環境污染問題,其中他們研發的關鍵酵素已取得台灣與日本專利,目前正在申請鳳梨皮渣製造木寡糖技術的台灣專利,此技術未來也可應用在同樣含有大量半纖維素的玉米芯、稻草、甘蔗渣等。
中正大學表示,李文乾多年研究生物技術與生化工程,是國內少數精通各種機能性寡糖製造技術的學者,李文乾表示,在民雄常看見鳳梨製品在加工過程中剩下大量的鳳梨皮廢棄物,只有少部分被坊間做成飼料,但其實這些廢棄物中含有35%的半纖維素,是製造木寡糖的寶貴材料,卻缺乏有效再利用,非常可惜。
李文乾帶領的中正團隊先將鳳梨皮榨汁、烘乾、磨粉、水熱處理等步驟後,再加入團隊研發的酵素進行反應,就能將鳳梨皮的半纖維素轉化成木寡糖,相較於一般傳統鹼處理法只能產生不到10%的鳳梨皮轉木寡糖率,李文乾團隊的產率高達22%,還同時產生可抑制蔗糖吸收的阿拉伯糖。
李文乾表示,木寡糖是主要益生元之一,能刺激或活化胃腸道益生菌生長,除了改善腸胃道功能,還能增強人體對鈣的吸收力、降低大腸癌風險等,加上甜度只有砂糖的40%,酸、熱穩定性高,適合用在低熱量、糖尿病患飲食或果汁、碳酸飲料中。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