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監2千人次受刑人外出工作 溫馨小故事一篇接一篇

「還沒出獄就有工作,做到手脫皮也要忍耐!」雲林監獄配合受刑人自主監外作業政策,已有近兩千人次外出工作,進行順利,今天邀業主和收容人分享像一家人一起和樂工作的心得,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溫馨又感動。
典獄長林憲銘指出,為改善國內企業勞動力不足及農村缺工窘境,兼能培養受刑人自立更生能力,矯正司推動自主監外作業政策,讓表現良好且符合條件,即將出監的受刑人,提早進入職場,白天自主外出工作,在無戒護警力下自主管理,投入職場,下班後再自行回監。
起先大家真的有點怕怕!西螺漢光蔬果公司董事長廖丁川直言,起初大家對起用監獄來的人,因不了解而感到畏懼,這也是人之常情,後來經與其他員工說明後,加上前來工作的收容人表現非常好,也很有禮貌,工作態度沒話說,沒多久大家融合像一家人一起快樂工作,員工都還直呼「虎尾大哥!」。
廖丁川為表達對收容人到公司自主工作表現的感謝,以自掏腰包有獎徵答,題目盡是人生的是非道理,有趣又饒富哲理,收容人也分享許多工作有趣的故事,帶動全場喜樂氣氛,收容人說,還沒出獄就能出去工作,呼吸外面自由空氣,有說不出的舒暢,這是福份,他們會珍惜外出的每一刻認真學習,也期待出去以後也能繼續工作,改變不同的人生。
林憲銘指出,雲監至今年6月累計每日出工人數已達1914人次,勞務收入也達203萬餘元,這說明了受刑人是可以有效回饋社會的人力資源。
今天受邀的有7家農牧及光電業廠商代表,本身也是更生人的有機農場負責人王玉彰也已個人的人生經驗和學弟分享如何靠自己走出新人生。雲林縣府農業處、勞工處及斗六就業中心等單位也說明未來走入職場的方法。
典獄長林憲銘說,雲林是農業大縣,也積極發展的太陽能光電維運工作,潛藏著廣大的就業市場,收容人即以在地農業、光電維運進行自主監外作業,等同是在監期間的職訓,將來一出監就一技之長重新走入職場,也借以協助受刑人建立自信,妥善做好職涯規劃,一旦未來投入職場,可紓解缺工,達到三贏的最大成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