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花生爛根、發芽… 農民盼救助

雲林是全國花生最大產區,主要產區北港鎮陸續出現一期作花生爛根、發芽,長不出花生,雲林縣長張麗善昨勘災表示,花生田受損率達50%以上,縣府將請中央速將花生公告為救助項目,「從寬、從速、從簡」認定救助標準,照顧農民的生計。
農糧署中區分署副分署長姚士源表示,北港鎮此期約230多公頃的花生田,若有超過20%的危害比例,且有達法定救助標準,即會啟動天然災害救助讓農民申報,現階段請花生農主動通報公所,由公所協助調查受損狀況。
張麗善昨會同縣府農業處、農糧署、農改場及地方農會等,到北港花生田勘災。立委蘇治芬也另與姚士源、農改場雲林分場長楊藹華勘災。
農民嘆,3月時下酸雨,5月接連梅雨,農產品損害極大,現階段更面臨採收不易的狀況,盼政府啟動救助。
張麗善表示,除縣府已公告救助項目玉米、大豆外,水稻、落花生、毛豆及葉菜類等,農業處已請各鄉鎮市公所加強查報,若發現新災害發生,盡速依規定辦理災情確認,函報農委會辦理救助,保障農民權益。
花生農近日原準備採收一期作花生,因日前梅雨,大部分花生腐爛、發芽,吳姓花生農說,失收情況嚴重,根本不敷成本,也有不少花生被線蟲蛀傷,預估總收成量約3成以下,「只能收多少,算多少」。蔡姓農民說,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初春雨量少、溫差大,5月緊接著梅雨,他的花生田收不到1成的量,真的是欲哭無淚。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