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致農漁民收入不佳 陳怡岳望嘉縣府協助

嘉義縣議會副議長陳怡岳今天於臨時會中提及,嘉義縣為農業大縣,許多農漁民、工廠因新冠肺炎疫情收入不佳,期望縣府能提供相關輔導措施,並活化農地,促進嘉義縣未來的產業發展,嘉義縣長翁章梁回應,會請經濟發展處檢討,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本周五到嘉義縣,也會向他特別提及。
陳怡岳表示,嘉義縣有282點被農委會畫為農產業群聚地區,為全台第二多,土地變更受到很多限制,目前嘉義縣的臨時登記工廠、特定工廠共有998間,但未來可輔導的不超過250間,縣政府想將特定農業區活化、釋放46000坪特農土地,卻又多是台糖的農地活化,對嘉義縣幫助不大。
陳怡岳說,肥料、飼料都漲價,農漁民不好過,如果縣府能協助以國土計畫法進行土地變更、活化,或是進行農電、漁電共生,可幫助農漁民多一筆收入,他去年也提案希望縣府能成立綠能專責辦公室,但至今還沒看到縣府對綠能推動的相關政策。
翁章梁回應,最近到很多地方了解,確實有很多產業受疫情影響,但不一定皆是疫情導致,可能產業本身有狀況,陳怡岳提到的綠能,雖是國家的政策,但縣府相關單位已陸續到各縣市進行考察,嘉義縣有3年以上的廢棄魚塭、土地鹽化造成種植問題等地區,會再討論是否能進行適度開放。
翁章梁表示,特定工廠原本可以循經濟部網絡,申請合法化,但因為農委會設置農產業群聚特區,造成家數變少,站在農委會及部會立場,因為政府在很多優良土地上投入很多設施,會希望優良農地能固守,不應做太陽光電或變更為非農用地,會再請嘉義縣農業處與農委會討論有無放鬆解套的空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