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科技防疫登革熱 星、澳想取經

台灣防疫表現受國外肯定,登革熱疫情曾在2015年時大爆發,當年病例數超過4萬人,有200多人死亡,相關單位結合創新科技研究出防疫方法,科技防疫讓病例數「跌停」,目前包括新加坡、澳洲都有意與台灣合作,學習台灣登革熱防治法。
台南市防疫人員指出,台灣在2015年登革熱大爆發,以台南疫情最嚴重。當時台南市長賴清德找上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指揮防疫,蘇上任後發現沒有科學數字,一直是「病例到哪裡就噴藥到哪」,而且有時噴藥效果不佳,也不知道原因。
台南市府之後找成大合作,利用地圖與疫情等資料套疊,找出真正的疫情熱區,防疫效率提升許多。
當時負責資料套疊的成大資工系副教授莊坤達表示,早期是用蚊子密度來看熱區,後來國衛院蚊媒中心引進誘卵桶,一方面可以殺卵,另方面節省抓蚊子的人力,只要把誘卵桶取回即可。
將所有資料以電腦統計後,可精準算出熱區,如果噴藥效果不佳,就由專家帶隊前往清除孳生源,找出一般人找不到但可能孳生蚊子的地方,並運用空拍機等設備。
政府投入眾多人力物力,隔年病例就下降到千人以下,近年病例也控制在千人以內,即使去年東南亞疫情大爆發,各國都有數十萬病例,台灣依然安全度過。
防疫人員指出,過去認為登革熱大約3、4年就會有一次大流行,主要是大流行過後會加強防疫,但久了就鬆懈。從2015年至今,結合科技防疫,讓成果能維持。
目前包括電子五哥之一的緯創與影像辨視的linker公司,都共同結合開發科技防疫技術,也打算進一步將技術賣到疫情嚴重的其他國家,協助防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