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高齡化 日本以長照、照護因應卻失敗...
今年2018年3月,台灣高齡人口突破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中正大學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與工研院、資策會及嘉義縣政府等合作,舉辦「2018第一屆臺日高齡福祉與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借鏡日本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失敗和成功經驗,研擬出面對台灣高齡化社會的正確因應方式。
中正大學副校長郝鳳鳴表示,日本是全球最早面對高齡社會,同時也因壽命延長,更快進入超高齡,這個議題因過去全世界都很少碰觸,日本一開始以長照、照護等因應,才發現是失敗的策略,而是要在5、60歲就要開始介入,「讓每位高齡者到最後一刻,都能健康的在家中生活」、「高齡者也可以為年輕人及社會作出貢獻」。
而面對高齡社會窘境,單憑在地產業仍不足以改變,郝鳳鳴主導成立的「高齡福祉科技國際產學聯盟」,昨天舉辦啟動儀式,邀請產學研醫各界代表與日本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IOG)合作,服務在地廠商轉型,發展「活躍老化」的在地模式,並透過聯盟跨足國際。
另外,中正大學亦邀請合作的民雄鄉文隆社區、中埔鄉石硦藤寮仔快樂學堂與會,展示社區長輩的成果,中正師生亦長期投入配合社區高齡活動,其中的藤寮仔快樂學堂,是由社區主動成立、自給自足,5、60歲在村落都是「年輕人」,是服務社區的種子學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