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稻農日夜搶收 米廠無地倉存
受梅雨期影響,近來全台連日有雨,隨一期稻作收割期北移,嘉南縣市稻農不僅擔心收割不及,導致稻作過熟或倒伏,日夜搶收外,由於兩地收割時間過近,台南米廠也得面臨中北部廠商,因「運費」考量,導致新米滯銷的狀況,庫存量暴增,有米廠發生無地倉存的窘境,只能先放在烘稻機裡,有業者自嘲,「七股有鹽山,我們有稻山!」。
「即使台南成熟稻作有9成收割量,地理位置先天就輸嘉義。」雨下不斷,米廠也是加班連連,台南市無米樂稻米文化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指出,南部新米大部分都會送往中北部,但今年梅雨正好擾亂台南與嘉義收割期,導致兩地稻作收割期過近,不少去年購買台南新米的商家反應,因「運輸成本」考量有意改買嘉義新米,讓台南各米廠很傷腦筋。
嘉義縣府農業處長林良懋踏勘,發現農民為及早搶收,割稻機到處借調,連台中割稻機都調來,連日搶收,一期稻作面積約18571公頃,全部12鄉鎮市收割逾萬公頃,超過一半,以布袋鎮及朴子市收割8成最多,一期作豐產,農民擔心災損,搶收送農會稻穀烘乾中心。
王姓業者說,梅雨前就排滿一周工作,從早做到晚;農民憂心說,不搶收浸水就完了,濕度低收購價格會好一點;稻穀烘乾中心工作人員說,稻穀30度以上就算濕了,濕度越高,收購價越低,太濕不收,濕度差5、6度,一公頃1萬2000斤收購價就差6000元。
此波梅雨來臨前,台南稻農無不積極收割,每天都像在比賽,柳營區還有稻農收割到深夜11點,就是盼辛勞不要付諸流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