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幾乎學生都會經過」逢甲大學校樹倒塌壓死男學生 校方說話了

行政院核定!下半年增2連假 明年9個「三天以上」連續假期

邱毅遭「撕髮迫害」!2008年假髮當街被扯 現場照竟奪新聞攝影獎

台中南區人口逐年增 3大道路建設1.5公里耗資14億完工

建國北路拓寬工程,減少當地交通壅塞狀況。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建國北路拓寬工程,減少當地交通壅塞狀況。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南區近年人口增加,市府2022年興辦樹德國小,也開闢周邊交通工程,共3項計畫,包含打通復興北路與大慶街二段、拓寬建國北路、打通德富路,共耗資14億餘元,改善1.5公里,分別在今年3到5月間完工,市長盧秀燕表示會持續挹注資源優化交通。

市府今天舉辦道路完工典禮,盧秀燕指出,隨著鐵路高架化、捷運綠線通車與13期重劃區開發,南區人口已經超過12.7萬人,市府6年來新設10所學校,也因應交通需求和學童通學安全,推動多項交通建設,展現對南區發展的高度重視,未來會持續打造更安全、便捷的生活圈。

建設局表示,本次3項建設包含打通復興北路到大慶街二段,耗資4億5875萬元,2023年10月開工,今年3月完工;拓寬建國北路,耗資5億278萬元,2023年12月開工,今年3月完工;打通德富路,耗資4億6649萬元,2023年7月開工,今年5月完工。

建設局指出,復興北路與大慶街都是樹德國小周邊道路,配合二期校舍工程開闢,新闢道路長421公尺、寬25公尺與15公尺,兩側設有2.5公尺寬人行道;大慶街二段也是易淹水地區,市府同步興建雨水下水道箱涵429公尺,截流上游側溝排水,兼顧行人安全、交通便利與治水。

建國北路鄰近中山醫學大學與中山醫大附醫,建設局表示,該地道路經常壅塞回堵,本次工程是一期工程,改善路段670公尺,將原本14公尺的路幅拓寬到22公尺與24公尺,並設置外側混合車道、3公尺寬人行道與公車避車彎;二期工程預計繼續拓寬到忠明南路,目前已投入約2億元,正在用地取得與設計。

建設局說,德富路長期被柳川阻隔,建國南路到復興路無法連通,市府新闢184公尺長、15公尺寬的道路,包含一座長37公尺橫跨柳川的橋梁,也拓寬樹德一巷從4公尺到10公尺,連接復興北路與復興路一段,減少約500公尺長的繞行距離,也將側溝排水導入柳川,降低淹水狀況。

台中市府推動南區3項交通建設,投入超過14億元,改善約1.5公里長道路。記者陳敬丰/攝影
台中市府推動南區3項交通建設,投入超過14億元,改善約1.5公里長道路。記者陳敬丰/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南區人口持續增加,已突破12萬人,市府會繼續挹注資源改善交通。記者陳敬丰/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南區人口持續增加,已突破12萬人,市府會繼續挹注資源改善交通。記者陳敬丰/攝影
樹德國小周邊的復興北路與大慶街二段打通工程,配合二期校舍工程開闢,長421公尺。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樹德國小周邊的復興北路與大慶街二段打通工程,配合二期校舍工程開闢,長421公尺。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德富路打通柳川後,減少約500公尺繞行距離。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德富路打通柳川後,減少約500公尺繞行距離。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盧秀燕 人行道

延伸閱讀

憂美農產品恐開放零關稅 農民立法院前抗議提3主張

高雄高大特區人口破2萬 地方爭取設國中或科實中楠梓校區

水位直直落...仁義潭浮島再現 南區水資源分署調度管控供水

影/台南市南區民宅點蚊香引燃雜物 2樓竄出濃煙消防急救援

相關新聞

開花期低溫加農村人力老化 荔枝減產逾半市價每台斤百元

今年3月低溫、4月下雨,造成荔枝樹花穗受損,加上農村人口老化的勞動力不足,荔枝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5至6成,時值荔枝盛產期...

房價觀望期來襲 建設處揭開南投青年宅「卡關」真因

南投縣政府首批青年住宅案棄購率達四成,引發外界關注。南投縣建設處指出,雖然登記踴躍,但實際簽約階段,部分申購者臨陣卻步,...

南投首批45戶青年住宅 高達4成遭棄購…原因曝光

南投市文化路青年住宅是縣內首批青宅,讓售45戶卻有4成棄購,縣議員今質詢了解原因,建設處長張洲滄說,目前26戶完成選屋,...

殺人海域!大安海水浴場充滿鐵釘廢棄物 不時畫傷遊客

大安海水浴場作為中部地區唯一的海水浴場,台中市斥資3千萬元興建的觀光路廊,原本應是提供市民親海、賞景的公共空間,針對社群...

國慶煙火首登南投 地點敲定在貓羅溪畔…恐面臨一大挑戰

距雙十國慶還有4個月,今年國慶晚會在台中,國慶煙火在南投,將是南投縣首次承辦,縣議員今關心規畫進度。縣長許淑華表示,國慶...

台中「這條路」通車隔天就回堵 市府急優化今晨順暢

台中市「市政路延伸工程」第一標(工業區一路至安和路段)前天通車啟用,昨天上班時段湧入車潮,一度造成工業區一路車輛回堵。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