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枋寮漁港燈塔疑溺水意外5人救起 1人游上岸、1人搜尋中

台大醫院387萬竊案追查半月 警嘆:嫌犯把自己藏得很好

熱成紅番薯!台北1地飆破39度 13縣市恐出現8級陣風

台中特優級公廁髒亂損壞 議員籲「要有降級機制」

台中市5810間公廁中,5795間被評為特優級,比例高達99.7%。圖/楊典忠辦公室提供
台中市5810間公廁中,5795間被評為特優級,比例高達99.7%。圖/楊典忠辦公室提供

台中列管5810間公廁,超過99%為特優級,議員發現不少公廁未做好管理,卻因為自治條例沒有「降級」機制,仍被列為特優。環保局表示,特優級公廁比例高是全國共通現象,目前採取宣導和巡查來督導,另外會運用Google Map標出廁所位置,讓民眾評分。

台中市議會今天進行警消環衛業務質詢。民進黨籍議員楊典忠指出,上周到高美濕地參加活動,在遊客中心公廁上廁所時,竟連續看到4個小便斗都貼上故障標示;民眾也向他陳情,北屯某間大賣場的公廁、中區某停車場南側、潭子運動員公廁也都有小便斗故障、地板髒亂等狀況,上述公廁全都是特優級。

楊典忠批評,台中每年編列268萬元預算委託廠商辦理潔淨市容環境管理暨公廁品質提升督導計畫,這筆預算到底用在哪裡?實際投入維護、修繕公廁的金額是多少?許多公廁根本不是設施老舊,而是管理不善,市長盧秀燕連這點小事情都督導不佳,「小便斗都管不好還想選總統」。

楊典忠指出,市府訂定台中市環境清潔維護自治條例,其中第11條明定公廁的評鑑分級與績優獎勵,然而全市5810間公廁中,5795間被評為特優級,比例高達99.7%,卻只有「紅蘿蔔」,沒有「棍子」,缺乏降級或懲罰機制,淪為形式;市府應修正自治條例,強化對未達標準公廁的管理與處分。

環保局長陳宏益回應,268萬元主要用於衛生宣導和巡查,公廁改善工程會另外申請補助。特優級公廁比例高適依照中央規定,屬於全國普遍現象,仍以獎勵為主;根據經驗,獨立公廁較可能出現髒亂損壞等問題,目前試著在Google Map上標記出公廁位置,民眾使用完後可以評分,環保局再以此追蹤改善。

高美濕地遊客中心的公廁,廁所內連續4個小便斗故障無法使用。圖/楊典忠辦公室提供
高美濕地遊客中心的公廁,廁所內連續4個小便斗故障無法使用。圖/楊典忠辦公室提供
衛生局長陳宏益表示,目前試著在Google Map上標記出公廁位置,民眾使用完後可以評分,環保局再以此追蹤改善。記者陳敬丰/攝影
衛生局長陳宏益表示,目前試著在Google Map上標記出公廁位置,民眾使用完後可以評分,環保局再以此追蹤改善。記者陳敬丰/攝影
民進黨籍議員楊典忠表示,台中特優級公廁比例高達99.7%,卻多處出現管理不善,評比只給紅蘿蔔沒有棍子,應設置降級制度。記者陳敬丰/攝影
民進黨籍議員楊典忠表示,台中特優級公廁比例高達99.7%,卻多處出現管理不善,評比只給紅蘿蔔沒有棍子,應設置降級制度。記者陳敬丰/攝影

延伸閱讀

台中收垃圾一市兩制 大樓住戶丟棄棉被卻要收200元清潔費

台中灌溉溝渠二度遭排黑油 市府下水道裝監視器

垃圾越來越多…台中議員呼籲補助廚餘機 市府研議試辦

大安森林公園公廁變身 「新一代」通風、採光設計曝光

相關新聞

開花期低溫加農村人力老化 荔枝減產逾半市價每台斤百元

今年3月低溫、4月下雨,造成荔枝樹花穗受損,加上農村人口老化的勞動力不足,荔枝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5至6成,時值荔枝盛產期...

房價觀望期來襲 建設處揭開南投青年宅「卡關」真因

南投縣政府首批青年住宅案棄購率達四成,引發外界關注。南投縣建設處指出,雖然登記踴躍,但實際簽約階段,部分申購者臨陣卻步,...

南投首批45戶青年住宅 高達4成遭棄購…原因曝光

南投市文化路青年住宅是縣內首批青宅,讓售45戶卻有4成棄購,縣議員今質詢了解原因,建設處長張洲滄說,目前26戶完成選屋,...

殺人海域!大安海水浴場充滿鐵釘廢棄物 不時畫傷遊客

大安海水浴場作為中部地區唯一的海水浴場,台中市斥資3千萬元興建的觀光路廊,原本應是提供市民親海、賞景的公共空間,針對社群...

國慶煙火首登南投 地點敲定在貓羅溪畔…恐面臨一大挑戰

距雙十國慶還有4個月,今年國慶晚會在台中,國慶煙火在南投,將是南投縣首次承辦,縣議員今關心規畫進度。縣長許淑華表示,國慶...

台中「這條路」通車隔天就回堵 市府急優化今晨順暢

台中市「市政路延伸工程」第一標(工業區一路至安和路段)前天通車啟用,昨天上班時段湧入車潮,一度造成工業區一路車輛回堵。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