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美關稅還沒開獎 國安基金委員會議決定續留場內護盤

台中學霸科展抄襲違反研究倫理 台大醫學系錄取資格遭撤銷

沈慶京羈押就診273次有生命危險?交保得找到「2億」身價的人

銀行稱「不是開當鋪」婉拒質押藝術品借款 彰化陶藝家陳正勳獲獎感慨萬千

彰化縣溪州鄉陳正勳美術館負責人陳正勳請縣長王惠美喝茶,瓷製茶具都出自他的手藝。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溪州鄉陳正勳美術館負責人陳正勳請縣長王惠美喝茶,瓷製茶具都出自他的手藝。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溪州鄉陶藝家陳正勳的作品兼融東方禪意和西方幾何,經常得到國內外獎項,今年榮獲象徵台灣陶藝界最高榮譽2025年臺灣陶藝獎、卓越貢獻獎,縣長王惠美今到他的美術館頒贈表揚狀,並交代把陳正勳美術館列為縣內教育和旅遊必到景點。

陳正勳67歲,本名陳博垚,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後到西班牙馬德里陶藝學校進修,在西班牙這段期間連續3次入選米羅素描展,1985年返台,作品以陶土為核心媒材,先做小件「樣品」,再燒製成大件作品,每件創作幾何外觀蘊含東方禪意,展現極簡純粹的大器風格。

溪州鄉長江淑芬、前立法委員鄭汝芬、縣議員李俊諭、鄉代會主席莊正雄等人,今出席縣政府表揚陳正勳典禮,縣長王惠美頒完獎,說陳正勳長年深耕陶藝創作,傾力提攜後進,對推動藝術教育與國際文化交流都有貢獻,得獎實至名歸,她交代教育處等局處把陳正勳美術館列為溪州鄉美學教育和旅遊必到景點,來溪州一定到這裡參觀。

陳正勳表示,籌設美術館10多年,澳洲方面3件作品,他得款700萬元加上出售位在台北的車庫,還是不夠建造美術館,他把地上物連同作品質押借款,被銀行說「我們是銀行,不是當鋪。」他轉向溪州鄉農會貸款,農會基於鼓勵在地藝術文化產業就同意放款,他才有錢實踐夢想,箇中辛苦不足為外人道。

「有夢最美,但是不能亂作夢,會很辛苦的。」陳正勳笑著說完創建美術館過程,王惠美、江淑芬等人哈哈笑。陳正勳接著導覽作品,說他的創作以陶瓷為主,庭院裡的陶瓷作品是中央山脈和濁水溪,灌溉孕育溪州鄉,他在其間種菜代表南彰化發展農業,

陳正勳曾獲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中華民國陶藝雙年展銅牌、南斯拉夫國際小型陶藝三年展的貝爾格勒獎、葡萄牙阿貝婁國際陶藝雙年展等國際大獎,1995年與藝術家蕭麗虹、范姜明道共同創辦竹圍工作室,2018返鄉在溪州成立陳正勳美術館。

彰化縣溪州鄉陳正勳美術館負責人陳正勳,為縣長王惠美、鄉長江淑芬等人解說作品。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溪州鄉陳正勳美術館負責人陳正勳,為縣長王惠美、鄉長江淑芬等人解說作品。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長王惠美今到溪州鄉陳正勳美術館頒贈表揚狀給陳正勳。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長王惠美今到溪州鄉陳正勳美術館頒贈表揚狀給陳正勳。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溪州鄉陳正勳美術館負責人陳正勳以濁水溪灌溉溪州鄉的意象創作,就在美術館庭園展示。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溪州鄉陳正勳美術館負責人陳正勳以濁水溪灌溉溪州鄉的意象創作,就在美術館庭園展示。記者簡慧珍/攝影

陶藝 美術館 王惠美

延伸閱讀

竹縣美術館設計案揭曉 竹間團隊融合竹北記憶奪首獎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第二周卡司揭曉 張清芳、蕭煌奇接力登場

張清芳、蕭煌奇接力登台!新北市美術館5/3-5/4音樂之夜登場 攜手新北市交響樂團、龍潭愛樂管弦樂團打造藝文饗宴

桃園市立美術館工程進度落後 文化局拚明年7月完工驗收

相關新聞

影/彰化雷雨加交沿海地勢低處淹水及膝 分不清道路與排水

彰化縣今上午8點過後雷雨加交,沿海低窪地區陸續積水,芳苑鄉王功、漢寶等地區最深處淹水及膝,鄉公所啟用抽水站的抽水機,期盼...

彰化上半年科技執法取締5萬多件 這路口4280件居桿王

科技執法已成了整頓交通的利器,彰化縣目前共有56處科技執法,今年上半年共取締5萬3879件,取締項目以超速及闖紅燈最多,...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邊坡土石坍落!近百遊客、員工受困 林業署宣告休園

八仙山林道入口處邊坡今天下午1時40分發生土石崩落,道路中斷,考量遊客安全,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宣布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即...

開花期低溫加農村人力老化 荔枝減產逾半市價每台斤百元

今年3月低溫、4月下雨,造成荔枝樹花穗受損,加上農村人口老化的勞動力不足,荔枝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5至6成,時值荔枝盛產期...

房價觀望期來襲 建設處揭開南投青年宅「卡關」真因

南投縣政府首批青年住宅案棄購率達四成,引發外界關注。南投縣建設處指出,雖然登記踴躍,但實際簽約階段,部分申購者臨陣卻步,...

南投首批45戶青年住宅 高達4成遭棄購…原因曝光

南投市文化路青年住宅是縣內首批青宅,讓售45戶卻有4成棄購,縣議員今質詢了解原因,建設處長張洲滄說,目前26戶完成選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