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造武器趕不上部隊需求 美國無償軍援機槍卻鎖庫房?

國道3車事故釀3傷!大貨車為閃人連翻3圈 14秒驚悚影片還原事故現場

川普對伊朗動作恐影響台海?外媒憂中方誤判 白宮做出回應了

洲際棒球場比賽數量減少 中市府盼購物中心開幕帶動人潮

台中洲際棒球場的中職賽事數量從2020年的60場,減少到今年的47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中洲際棒球場的中職賽事數量從2020年的60場,減少到今年的47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中洲際棒球場是國內重要棒球場館,近年比賽數量下滑,從一年60場減少到47場,議員批評市府不用心,「棒球之都」正在褪色。市府指出,洲際球場比賽數量下降與台北大巨蛋啟用有關,盼今年底台中漢神洲際購物中心開業後帶來人潮,讓球團更願意來台中比賽。

洲際棒球場2006年啟用,是中華職棒中信兄弟隊主場,設有1萬9321席座位,中職、經典賽等國內外重要賽事都曾在此舉行。目前洲際棒球場正在部分整修,包含廁所、照明、座椅等設備,不過也卡到中職賽季,引起外界非議。

民進黨籍議員江肇國指出,中央政府補助1.1億元整修洲際棒球場,預算到位將近1年,整修工程遲遲無法完成,甚至廁所整修工程最近才發包施作,整體進度落後;市府對棒球場館不用心,不只市民能夠感受到,球團也不想來了,2020年洲際球場有60場比賽,今年剩下47場。

江肇國批評,台中棒球之都的地位在市府的消極作為下褪色,不但工程進度緩慢,市府也無法具體承諾讓學生銅板價進場觀賽;職棒賽事開打後,球場周遭店家生意會上升30%,如今卻面臨硬體設施老舊、場次減少,拜託市府好好研究,拿出方法。

副市長鄭照新表示,硬體整修的部分會全力加速,過場次減少主要是因為台北大巨蛋啟用造成排擠效應,與洲際球場本身關係不大。運動局補充,台北大巨蛋有4萬席座位,洲際球場只有不到2萬,門票收入差距巨大,球團以商業考量,自然優先將比賽場地選在大巨蛋。

運動局長游志祥說,洲際球場廁所第一階段7月可以完成,整體工程涉及增建,要等到明年;學生銅板價進場的事情已在與球團聯絡,會朝優惠的方向洽談。今年底漢神洲際購物中心將啟用,屆時會帶動更多消費商機,希望人潮湧入後,球團也能考慮在台中多打幾場。

市議員江肇國(中)批評,市府不用心,讓台中棒球之都的美名褪色,球團不願意來打比賽。記者陳敬丰/攝影
市議員江肇國(中)批評,市府不用心,讓台中棒球之都的美名褪色,球團不願意來打比賽。記者陳敬丰/攝影
運動局表示,台北大巨蛋啟用後造成排擠效應,才讓洲際球場比賽數量下降,希望年底漢神購物中心開幕能帶動人潮,讓球團願意在台中多打幾場球。圖為台北大巨蛋/聯合報系資料照
運動局表示,台北大巨蛋啟用後造成排擠效應,才讓洲際球場比賽數量下降,希望年底漢神購物中心開幕能帶動人潮,讓球團願意在台中多打幾場球。圖為台北大巨蛋/聯合報系資料照

棒球場 廁所 大巨蛋

延伸閱讀

從小培養棒球迷 台中議員推學生觀賽「銅板價」

中市5月發物調券 議員質疑「成例行性政策」:效益何在?

罷免二階連署倒數 台中綠議員要求市府不查水表

美對等關稅 賴清德感謝盧秀燕:率先支持880億元預算

相關新聞

開花期低溫加農村人力老化 荔枝減產逾半市價每台斤百元

今年3月低溫、4月下雨,造成荔枝樹花穗受損,加上農村人口老化的勞動力不足,荔枝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5至6成,時值荔枝盛產期...

房價觀望期來襲 建設處揭開南投青年宅「卡關」真因

南投縣政府首批青年住宅案棄購率達四成,引發外界關注。南投縣建設處指出,雖然登記踴躍,但實際簽約階段,部分申購者臨陣卻步,...

南投首批45戶青年住宅 高達4成遭棄購…原因曝光

南投市文化路青年住宅是縣內首批青宅,讓售45戶卻有4成棄購,縣議員今質詢了解原因,建設處長張洲滄說,目前26戶完成選屋,...

殺人海域!大安海水浴場充滿鐵釘廢棄物 不時畫傷遊客

大安海水浴場作為中部地區唯一的海水浴場,台中市斥資3千萬元興建的觀光路廊,原本應是提供市民親海、賞景的公共空間,針對社群...

洲際棒球場比賽數量減少 中市府盼購物中心開幕帶動人潮

台中洲際棒球場是國內重要棒球場館,近年比賽數量下滑,從一年60場減少到47場,議員批評市府不用心,「棒球之都」正在褪色。...

彰化步入「生不如死」高齡社會 納骨塔殯葬設施需求大增

彰化縣步入「生不如死」高齡化社會,去年死亡人數11793,出生人數8945,部份人口數較多鄉鎮的納骨塔已不敷使用,彰化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