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助理遺孀批冷血霸凌 葉元之直球對決:我絕對不是慣老闆

赴日旅遊注意!大阪飯店曝「最討厭旅客做的5件事」 這1項超容易誤犯

漢光演習軍車再傳意外!悍馬車碰撞公車「照地鏡噴飛」 21萬人看傻

生人迴避! 彰化4天兩場送肉粽 5/1送煞路線公布

「送肉粽」科儀是由請法師或專業人士,將上吊的繩子、橫梁、樹幹等物,送往海邊或河邊化掉,以安定人心,沿途會放鞭炮驅除煞氣。圖/楊昇樺提供
「送肉粽」科儀是由請法師或專業人士,將上吊的繩子、橫梁、樹幹等物,送往海邊或河邊化掉,以安定人心,沿途會放鞭炮驅除煞氣。圖/楊昇樺提供

彰化市金馬路一棟大樓昨晚才舉辦一場「送肉粽」科儀,再兩天的5月1日晚間9點到12點,彰化市彰南路2段另有一場「送肉粽」科儀,送煞路線將從彰南路二段262巷口,右轉彰南路三段左轉上中彰快速道路,當地里長請民眾沿線盡量避開,但毋須恐慌。

彰化市大竹里辦公室公告5月1日彰南路2段的此一「送肉粽」科儀,從晚間9時開始舉辦法事,到晚上12時結束,不過,送煞路線沿著彰南路二段到中彰快速道路,由於禮儀社即未再具體說明確切路線,也引起議論。

大竹里長吳朝琴說,此次辦「送肉粽」的亡者是女性,送煞路線經過大竹里及香山里,過去甚少聽聞有過「送肉粽」儀式,此基於尊重亡者及家屬心靈,以及安定地方人心,加上目前「送肉粽」的儀式從簡,而且是以車隊載送,速度甚快,在送煞公告時間及路線,民眾盡量迴避,但毋須恐慌。

「送肉粽」儀式是彰化鹿港、福興沿海地區,數百年來的習俗,為避免民眾對發生過上吊不幸的事情的地點,不要存有恐懼與不安,因此透過「送肉粽」科儀安民心,將上吊的繩子等物,送往海邊化掉,沿途家戶最好緊閉門窗,盡量迴避。此一習俗近年來也流行到內陸甚至他縣市。

曾主持超過200場「送肉粽」科儀的道長龍臥雲說,正規的「送肉粽」儀式,一般都會公告犯沖的民眾盡量避開,包括犯太歲、日沖、時沖、孕婦及孩童,由於目前儀式從簡,一般都用車載送,速度甚快,民眾就平常心看待,不用像傳聞的要「跟到底」的說法。

對於有的民眾會刻意拍攝或直播「送肉粽」儀式或硬闖科儀現場,龍臥雲說,這是不尊重亡者及家屬、現場人員,除可能觸法外,也很有可能被「煞」到,輕則生病帶衰,嚴重則會被「收去 」,不要不信邪。

5月1日晚間9點到12點,彰化市彰南路2段另有一場「送肉粽」科儀,禮儀式公布送煞路線圖。圖/取自臉書彰化人大小事
5月1日晚間9點到12點,彰化市彰南路2段另有一場「送肉粽」科儀,禮儀式公布送煞路線圖。圖/取自臉書彰化人大小事
「送肉粽」抵達海邊時,會由法師拿活鴨來「壓煞」,最後再把草人等火化,鋸下來的支撐物則送入大海,流到外海。圖/楊昇樺提供
「送肉粽」抵達海邊時,會由法師拿活鴨來「壓煞」,最後再把草人等火化,鋸下來的支撐物則送入大海,流到外海。圖/楊昇樺提供

送肉粽 習俗 彰化

延伸閱讀

影/彰化男在台中北屯拿刀追 救護車直駛派出所求助

彰化男住台中友家突崩潰 拿刀要追救護車警強制送醫

駕小貨車在國1彰化路段車禍 建國科大越籍生傷重不治

遭2家長告性騷擾國中生 彰化鄉代「無騷擾意圖」:抱歉造成不適

相關新聞

影/彰化雷雨加交沿海地勢低處淹水及膝 分不清道路與排水

彰化縣今上午8點過後雷雨加交,沿海低窪地區陸續積水,芳苑鄉王功、漢寶等地區最深處淹水及膝,鄉公所啟用抽水站的抽水機,期盼...

彰化上半年科技執法取締5萬多件 這路口4280件居桿王

科技執法已成了整頓交通的利器,彰化縣目前共有56處科技執法,今年上半年共取締5萬3879件,取締項目以超速及闖紅燈最多,...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邊坡土石坍落!近百遊客、員工受困 林業署宣告休園

八仙山林道入口處邊坡今天下午1時40分發生土石崩落,道路中斷,考量遊客安全,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宣布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即...

開花期低溫加農村人力老化 荔枝減產逾半市價每台斤百元

今年3月低溫、4月下雨,造成荔枝樹花穗受損,加上農村人口老化的勞動力不足,荔枝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5至6成,時值荔枝盛產期...

房價觀望期來襲 建設處揭開南投青年宅「卡關」真因

南投縣政府首批青年住宅案棄購率達四成,引發外界關注。南投縣建設處指出,雖然登記踴躍,但實際簽約階段,部分申購者臨陣卻步,...

南投首批45戶青年住宅 高達4成遭棄購…原因曝光

南投市文化路青年住宅是縣內首批青宅,讓售45戶卻有4成棄購,縣議員今質詢了解原因,建設處長張洲滄說,目前26戶完成選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