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再轟「中國是全球頭號剝削者」!稱中國貨「多數不需要」

緊張談判畫句點 金融時報:美國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

全台今年腸病毒已有3例死亡 彰化縣超前部署投入防疫

彰化衛生局今天上午在花壇鄉立幼兒園舉辦「校園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暨防治宣導」活動,透過模擬腸病毒流行期間的校園應對措施。記者劉明岩/攝影
彰化衛生局今天上午在花壇鄉立幼兒園舉辦「校園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暨防治宣導」活動,透過模擬腸病毒流行期間的校園應對措施。記者劉明岩/攝影

為預防腸病毒,彰化縣衛生局超前部署,從1月起,針對縣內344家幼兒園進行洗手查核及衛教輔導,並邀請小兒科醫師在縣內59家托、 嬰中心進行衛教輔導及諮詢,並預計6月底前,完成縣內247所國小、國小附幼及公托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實施早期介入的防疫措施。

腸病毒已進入流行期,衛生局今天上午在花壇鄉立幼兒園舉辦「校園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暨防治宣導」活動,透過模擬腸病毒流行期間的校園應對措施,包括幼童健康監測、群聚事件處理、班級停課機制、環境消毒等,全方位提升校園防疫準備,確保嬰幼童健康,落實「有備無患」的防疫精神。

王惠美指出,預防腸病毒首先呼籲「勤洗手」的重要性,家長與家人回到家要抱小孩前,一定要遵循「溼、搓、沖、捧、擦」正確洗手五步驟。其次,家裡客桌椅、餐桌、家具等孩子摸得到的地方, `也要定時做清潔消毒` ,確保孩子的衛生安全。最後,強調生病不上學,避免傳染他人,沒有群聚, `就能降低重症發生。

衛生局表示,腸病毒傳染力極強,目前腸病毒輕症疫情持續上升中,開始進入腸病毒流行期,依據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今年截至目前全國累計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3例死亡),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3例及克沙奇B5型1例,其中2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

衛生局提醒家長,家中幼兒一旦出現肢體無力麻痺,或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務必立即轉送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秀傳紀念醫院、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及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等縣內四家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把握黃金治療時間,確保幼童健康安全。

彰化衛生局今天上午在花壇鄉立幼兒園舉辦「校園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暨防治宣導」活動,透過模擬腸病毒流行期間的校園應對措施。記者劉明岩/攝影
彰化衛生局今天上午在花壇鄉立幼兒園舉辦「校園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暨防治宣導」活動,透過模擬腸病毒流行期間的校園應對措施。記者劉明岩/攝影
衛生局今天上午在花壇鄉立幼兒園舉辦「校園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暨防治宣導」活動,透過模擬腸病毒流行期間的校園應對措施,包括如何正確洗手。記者劉明岩/攝影
衛生局今天上午在花壇鄉立幼兒園舉辦「校園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暨防治宣導」活動,透過模擬腸病毒流行期間的校園應對措施,包括如何正確洗手。記者劉明岩/攝影

腸病毒 衛生局

延伸閱讀

新生兒染腸病毒重症 醫警周產期感染進展快、死亡率高

民眾黨彰化縣黨部主委由藍營政二代接任 溫宗諭證實了

4個月內釀2新生兒死亡 陳秀熙:對腸病毒不可掉以輕心

十年後又現腸病毒克沙奇B5死亡案例 一歲男童發病6天亡

相關新聞

洲際棒球場比賽數量減少 中市府盼購物中心開幕帶動人潮

台中洲際棒球場是國內重要棒球場館,近年比賽數量下滑,從一年60場減少到47場,議員批評市府不用心,「棒球之都」正在褪色。...

「粉紅超跑」2日凌晨起駕 32.9萬香燈腳報名創新高

年度宗教盛事白沙屯媽進香報名至今天傍晚截止,總人數破32萬人創新高,「粉紅超跑」10天9夜的徒步進香將於5月2日凌晨啟程...

生人迴避!彰化市某大樓頂「送肉粽」 送煞路線曝光

彰化市某住宅大樓今天晚間將舉辦「送肉粽」科儀,將沿金馬路往彰美路方向到海邊。由於類似科儀甚少在集合社區大樓頂樓舉辦法事,...

挨批反火力發電公投死亡連署始祖 台中市長盧秀燕:800萬民意展現

檢調近日偵辦罷免連署涉及偽造文書案,台中市長盧秀燕批評民進黨政府濫用司法,台中綠營反譏盧當立委時推動「反火力發電公投」,...

10天內2死!防國6橋聳雲天墜橋 防護網擬延伸至隧道口

國道六號國姓交流道高架橋路段,10天內發生2起墜橋死亡案,而該路段自近5年至少已發生9起;部分區段雖已設置防護網,但仍防...

中市秋紅谷黑天鵝兩對孵化變15隻 市長盧秀燕送這3機構各1對

兩年前進駐秋紅谷的兩對黑天鵝,在市府的細心照料下順利繁衍,如今家族成員已擴增至15隻。為提供更適宜的生活空間,市長盧秀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