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再轟鮑爾 Fed獨立性遭疑 美股道指崩近千點 那指跌逾2.5%

今熱如盛夏 吳德榮:將創今年最高溫、明午後轉雨降溫

台中市24名好人好事代表 在愛的見證下獲得公開表揚

今年共有24位好人好事代表在典禮上獲得公開表揚,另有15位獲頒榮譽狀。記者宋健生/攝影
今年共有24位好人好事代表在典禮上獲得公開表揚,另有15位獲頒榮譽狀。記者宋健生/攝影

由台中市政府社會局指導、台中市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主辦的「台中市114年好人好事代表」選拔活動,經過三階段嚴謹的評選過程,當選名單15日出爐。此次選拔涵蓋教育、消防、醫療、慈善團體與社會志工等領域,共有24位好人好事代表在典禮上獲得公開表揚,另有15位獲頒榮譽狀。

表揚典禮今天在台中市政府惠中樓1樓中庭隆重舉行,邀請台中市政府社會局副局長陳仲良、台中市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理事長林俊杰、選拔表揚委員會主委徐靜鈴等人,共同見證頒獎時刻,感恩他們的善行與貢獻。

表揚好人好事代表運動起源於民國47年,最初由民間自動發起,後來由「中華民國各界表揚好人好事運動推行委員會」負責推動。

為了匯聚這些代表的力量,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於79年正式成立,至今在全台設有17個分會,持續挖掘各縣市動人的故事。透過一年一度的表揚活動,期望「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成為一種習慣,進而形成普世價值。

林俊杰表示,每位好人好事代表身後都有動人的故事。有的人從小經歷困苦,立志日後回饋社會;有的人在行善過程中收穫心靈的富足與快樂;還有人將公益活動視為日常生活,以身教帶領孩子加入行善行列。

這些來自各界的民間力量,自發性投入社會服務,展現人性光輝與高度情操,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表揚他們實至名歸。

徐靜鈴更指出,為確保選拔過程的公正性,協會從年初開始向各大機關和團體發函,邀請推薦符合條件的候選人,並通過初審、複審和決審等多層次評選程式,最終確認表揚名單。

活動現場,並安排「警消類-董嘉琦」、「醫護類-蔡宜佑」、「慈善團體類-連耀昌」、「社會人士類-林殿上」等好人好事代表上台致詞。

董嘉琦由台中市消防局第五救災救護大隊推薦,參與消防工作至今已35年,成立鳳凰志工隊並擔任分隊長,並多次獲得全國績優鳳凰志工及全國消防楷模鳳凰獎表揚。

蔡宜佑是現任中國附醫眼科醫學中心副院長,由財團法人中杏社會福利基金會推薦,2007年默默成立台中市中杏社會福利基金會,照顧身心障礙者及老人和弱勢兒童,迄今已經在台中成立5間兒童發展中心,接受協助的兒童超過5000位。

蔡宜佑除了負責臨床和行政工作外,並曾榮獲國家新創獎,也是教育部部定教授,並積極參與公益,參加愛盲協會公益活動至大陸哈爾濱進行義診,致力於改善偏鄉醫療。

退休警員連耀昌是由台中市向善行慈善會推薦,童年家境清寒,從國中開始送報維持學費。近30年的員警生涯,都在台中市警察局和平分局服務山區,退休後就投入慈善會行列,至今已13年。

林殿上是福倫健保藥局創辦人,由社團法人台中市觀護協會推薦。林殿上國小畢業後便在西藥房當學徒,1980年在太平鄉開設福倫藥局,帶動專業藥師下鄉服務,至今已捐出四輛公益車輛,並常態舉辦社區敬老健檢、視力篩檢及糖尿病衛教活動加強鄉鎮地區的醫療便利性,助力於社區健康發展。

台中市114年好人好事代表選拔活動,經過三階段嚴謹評選過程,今天舉行表揚典禮。記者宋健生/攝影
台中市114年好人好事代表選拔活動,經過三階段嚴謹評選過程,今天舉行表揚典禮。記者宋健生/攝影

志工 運動

延伸閱讀

桃園月嫂遭爆虐嬰賞巴掌甩頭狂吐 社會局將評估裁罰

台中大里惡火3死…幼女曾身上有傷 社會局回應了

台中好人好事代表 77歲環保志工獲表揚

新北3歲童頭臉現血痕疑遭虐 保母竟稱:男童自己抓傷

相關新聞

挨批反火力發電公投死亡連署始祖 台中市長盧秀燕:800萬民意展現

檢調近日偵辦罷免連署涉及偽造文書案,台中市長盧秀燕批評民進黨政府濫用司法,台中綠營反譏盧當立委時推動「反火力發電公投」,...

清代第五大城市今凋零 彰化蚵藝文化締約綠能產業盼振興榮景

清代彰化縣芳苑鄉昔日在全台排名第五大城市,港口淤塞後商業凋零,近年人口外移和老化,王功蚵藝文化協會攜手蔚藍海彰化離岸風電...

台中好孕專車7月上路卻「看得到、吃不到」? 議員籲放寬標準

台中市好孕專車預計今年7月上路,綠營議員今質疑,好孕專車被盧秀燕市長列為三大福利新政之一,但今年7月前生產的孕婦竟然「看...

台中臨托補助門檻高 去年僅10人使用

台中市臨托補助去年僅補助10人共44人次,無黨籍議員林昊佑批評門檻高、使用率低,排除已領準公共化或平價托育補助,還要符合...

台中七期建商獵地 私幼紛移南屯

台中七期近年有十幾所幼兒園被建商購買,導致明星私幼掀起南移熱潮,包括大都會幼兒園、華盛頓幼兒園市政校等。議員要求教育局盤...

發文重掛禮義廉恥匾額?台中藍綠爭議 教局:融入品格教育

早期校園常見「禮義廉恥」匾額,近年逐漸消失。國民黨台中市議員昨建議市府應發文給各校,掛回「禮義廉恥」;綠營議員反對,認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