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罷藍委一階提議二階連署重複比例高 國民黨團將提告發

台中停車位難找 市府投入26億元建置智慧停車系統

台中市2024年到2030年間將建置至少2萬1000格地磁車格與6000格影像辨識車格,既減少民眾尋找車位時間,也降低人工收費成本。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2024年到2030年間將建置至少2萬1000格地磁車格與6000格影像辨識車格,既減少民眾尋找車位時間,也降低人工收費成本。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汽車登記數量超過119萬輛,居全國第一,停車格僅18萬餘格,市府雙管齊下,6年間新增10萬餘格車位,也將耗資26億元建置智慧停車系統,讓民眾透過APP更快找到車位。朝野議員樂見智慧停車,也要求加強收費檢核,以及資安保護機制。

市府今天赴議會針對路邊智慧停車計畫專案報告,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為了解決市民停車問題,市府雙軌並進,第一是提升供給,2018年市長盧秀燕上任至今,已新增約10萬格汽機車位,後續也會持續規畫擴充;第二就是推動智慧停車,讓民眾即時知道哪邊有空餘的停車格,減少尋找車位的時間。

交通局指出,市府規畫2024到2030年共7年間,耗資26億元,建置至少2萬1000格地磁車格與6000格影像辨識系統車格,以後民眾可以直接從「台中交通網」APP查詢停車格資訊,減少找車位的時間5到8分鐘;民眾使用電子支付繳費,也能降低人工收費的成本並增加收費穩定性。

朝野議員大多贊成智慧停車計畫,不過對計畫細節有不少看法。國民黨籍議員朱暖英指出,台中交通網APP下載數僅71萬,使用率太低;國民黨籍議員楊大鋐認為,地磁偵測有誤判問題,應增加自動檢核誤判的機制,也建議結合台中通或其他APP提醒繳費。

民進黨籍議員陳淑華批評,26億元的計畫中僅有不到4分之1是影像辨識車格,目前也只完成約300格;民進黨籍議員林祈烽表示,AI時代來臨,市民的停車紀錄、行車軌跡都會上傳到廠商平台,可能涉及個人資料與影像安全問題,建議提出資安白皮書。

國民黨籍議員李中與民進黨籍議員李天生不約而同提出,地磁車格只是從人工到智慧的過渡階段,仍需要花費人力巡場開單,既然要做為何不一步到位,全部改成影像辨識的完全自動化系統?呼籲交通局立刻停止目前計畫,修正為全部使用AVI影像辨識設備。

葉昭甫表示,市府已加強宣導台中交通網APP的使用,也逐步增加與其他APP的連動;資訊安全的部分,委外廠商只會看到編碼,無法知道車主資料,會討論研議其他強化資安方式。6000格影像辨識車格是最低目標,會與廠商討論,盡量增加數量。

議員林祈烽贊成智慧停車,但也擔心AI時代民眾的停車紀錄與行車軌跡可能造成資安疑慮,建議市府提出資安白皮書。記者陳敬丰/攝影
議員林祈烽贊成智慧停車,但也擔心AI時代民眾的停車紀錄與行車軌跡可能造成資安疑慮,建議市府提出資安白皮書。記者陳敬丰/攝影
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為了解決停車格難尋的問題,市府6年來增設10萬格汽機車位,也投入26億元推動智慧停車計畫。記者陳敬丰/攝影
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為了解決停車格難尋的問題,市府6年來增設10萬格汽機車位,也投入26億元推動智慧停車計畫。記者陳敬丰/攝影

車位 議員 國民黨

延伸閱讀

大甲媽回鑾!計程車要跳表收費 中市:違者最高罰9萬元

台中餐廳吃飯...車放停車格內被警開單傻眼 內行曝理由稱:警察沒錯

大甲媽祖明起駕 台中3條公車路線免費接駁、台鐵開加班次

影/前立委黃國書參加中市停車場啟用 台下里長喊「趕快再選!」

相關新聞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邊坡土石坍落!近百遊客、員工受困 林業署宣告休園

八仙山林道入口處邊坡今天下午1時40分發生土石崩落,道路中斷,考量遊客安全,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宣布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即...

開花期低溫加農村人力老化 荔枝減產逾半市價每台斤百元

今年3月低溫、4月下雨,造成荔枝樹花穗受損,加上農村人口老化的勞動力不足,荔枝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5至6成,時值荔枝盛產期...

房價觀望期來襲 建設處揭開南投青年宅「卡關」真因

南投縣政府首批青年住宅案棄購率達四成,引發外界關注。南投縣建設處指出,雖然登記踴躍,但實際簽約階段,部分申購者臨陣卻步,...

南投首批45戶青年住宅 高達4成遭棄購…原因曝光

南投市文化路青年住宅是縣內首批青宅,讓售45戶卻有4成棄購,縣議員今質詢了解原因,建設處長張洲滄說,目前26戶完成選屋,...

殺人海域!大安海水浴場充滿鐵釘廢棄物 不時畫傷遊客

大安海水浴場作為中部地區唯一的海水浴場,台中市斥資3千萬元興建的觀光路廊,原本應是提供市民親海、賞景的公共空間,針對社群...

洲際棒球場比賽數量減少 中市府盼購物中心開幕帶動人潮

台中洲際棒球場是國內重要棒球場館,近年比賽數量下滑,從一年60場減少到47場,議員批評市府不用心,「棒球之都」正在褪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