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債蛙不畏套牢持續加碼!他驚呼「果然是散戶精神」 股民讚:爽爽領息

北市議員林亮君曝遭以裸照恐嚇5萬美金 警確認訊息來源

陸軍添無人機反制系統 美獨角獸壓境台廠提質疑掀話題

減少農藥、改有機肥 南投農民保育石虎還多領「生態薪水」

南投縣參與石虎保育,社區透過自動相機,記錄下石虎活動覓食的珍貴畫面。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南投縣參與石虎保育,社區透過自動相機,記錄下石虎活動覓食的珍貴畫面。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南投縣2019年加入保育石虎,推動生態服務給付方案,社區和農民參與踴躍,範圍從最開始的集集、中寮,擴大到10個鄉鎮市,今年度生態給付方案從10日起至31日受理申請,透過巡守棲地、友善農作不僅可保育石虎,民眾還能領到「生態薪水」。

中寮鄉廖姓農民分享保育經驗,他參與生態服務給付後,減少農藥使用,改用有機肥料和人工除草,避免農藥透過食物鏈危害石虎;也保留田埂邊的灌木叢與雜草地,為石虎提供隱蔽的棲息環境,農地維持自然狀態,也成了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的樂園。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表示,石虎曾廣泛活動在台灣淺山地區,因為石虎棲地與人類居住、耕作範圍重疊,衍生石虎與居民間衝突,導致石虎數量銳減,如今主要分布苗栗、台中與南投。

為了鼓勵居民參與石虎保護,南投縣從2019年推動生態給付計畫,社區和農民參與踴躍。今年度給付方案包括三部分:一、友善農地」:只要全期農作不使用除草劑、毒鼠藥、毒餌、非友善之防治網,農作物符合農藥安全檢出規範,每公頃核發2萬元獎勵金;配合架設自動相機監測,並在3個月內拍攝到石虎出沒,再核發1萬元獎勵金。實施地區為南投市、集集鎮、名間鄉、中寮鄉。

二、家禽危害通報:南投縣全縣,若發現石虎入侵放養家禽場域,保留相關事證或拍照,通報縣府勘查確有動物活動或危害事證,先發3千元獎勵金;配合架設自動相機監測,並在3個月內拍攝到石虎,再核發1萬元獎勵金。

三、巡護監測部分,由社區發展協會或民間團體成立巡守隊,巡守石虎棲地、通報及拆除違法獵具、及參與其他石虎保育工作等,每年核發最高6萬元獎勵金;配合架設自動相機拍到石虎影像,再加發5萬元,最多可領取2次,實施地區為南投、草屯、竹山、集集、名間、鹿谷、中寮、國姓、水里、信義等10鄉鎮。

南投分署長李政賢說,參與生態服務給付,讓保育石虎的努力能變成現金,還能創造友善的環境,讓石虎能代代繁衍。民眾可至南投縣政府農業處網頁查詢相關資訊。

南投縣參與石虎保育,社區透過自動相機,記錄下石虎活動覓食的珍貴畫面。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南投縣參與石虎保育,社區透過自動相機,記錄下石虎活動覓食的珍貴畫面。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南投縣參與石虎保育,社區透過自動相機,記錄下石虎活動覓食的珍貴畫面。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南投縣參與石虎保育,社區透過自動相機,記錄下石虎活動覓食的珍貴畫面。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集集 石虎 南投縣

延伸閱讀

守護台灣黑熊 台東武陵「保育柑仔店」成立

保育石虎還能領薪水 南投生態服務給付獎勵開跑

南投推好孕卡補助5千元 準媽媽不用擔心產檢無車可搭

高雄6果菜市場「生化法驗農藥」居多 盼設質譜儀實驗室

相關新聞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邊坡土石坍落!近百遊客、員工受困 林業署宣告休園

八仙山林道入口處邊坡今天下午1時40分發生土石崩落,道路中斷,考量遊客安全,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宣布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即...

開花期低溫加農村人力老化 荔枝減產逾半市價每台斤百元

今年3月低溫、4月下雨,造成荔枝樹花穗受損,加上農村人口老化的勞動力不足,荔枝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5至6成,時值荔枝盛產期...

房價觀望期來襲 建設處揭開南投青年宅「卡關」真因

南投縣政府首批青年住宅案棄購率達四成,引發外界關注。南投縣建設處指出,雖然登記踴躍,但實際簽約階段,部分申購者臨陣卻步,...

南投首批45戶青年住宅 高達4成遭棄購…原因曝光

南投市文化路青年住宅是縣內首批青宅,讓售45戶卻有4成棄購,縣議員今質詢了解原因,建設處長張洲滄說,目前26戶完成選屋,...

殺人海域!大安海水浴場充滿鐵釘廢棄物 不時畫傷遊客

大安海水浴場作為中部地區唯一的海水浴場,台中市斥資3千萬元興建的觀光路廊,原本應是提供市民親海、賞景的公共空間,針對社群...

洲際棒球場比賽數量減少 中市府盼購物中心開幕帶動人潮

台中洲際棒球場是國內重要棒球場館,近年比賽數量下滑,從一年60場減少到47場,議員批評市府不用心,「棒球之都」正在褪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