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爆料收到蔡阿嘎員工履歷 薔薔「難怪蘿拉都這樣搞」

影/相信化解執政危機?賴清德、盧秀燕同框 2人臉上表情曝光

台中2例麻疹公布足跡表 盧秀燕:如發病打1999安排就醫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主持市政會議,提醒台中有本土麻疹首例。記者陳秋雲/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主持市政會議,提醒台中有本土麻疹首例。記者陳秋雲/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指出,台中市去年獲評全國最幸福城市,但提醒近來就有小考驗,台中出現首例本土麻疹個案,確診者住院,提醒被匡列者一定要戴口罩,預防傳染疾病最關鍵,民眾若不清楚要連繫何單位,可撥1999查詢。

盧秀燕指出,台中市去年得到「最幸福城市」,新年開始,「要繼續幸福喔!」但幸福得來不易,會面臨很多考驗,因逢疾病好發季節,台中今年接獲通報出現首例本土麻疹病例,另有外地確診者來台中有足跡,提醒市民預防疾病。

衛生局長曾梓展指出,台中市首例本土麻疹確診病例,是一名30多歲男性,曾到外縣市群聚醫院照顧家人被匡列,去年12月29日出現頭痛與畏寒等症狀,今年1月1日發現胸部出現紅疹,個案到南部參加跨年活動,1月2日發病,在南部就醫後由醫院通報確診,目前仍住院治療。

衛生局指出,麻疹傳染力強,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

衛生局匡初步掌握個案可傳染期間台中的接觸者共20人,並針對個案活動場域接觸者持續匡列中,接觸者與個案最後一次接觸日去年12月31日的隔日,今年1月1日起算,持續追蹤健康情形至麻疹最大潛伏期18天,此案預定監測至1月18日止。

另接獲北部縣市衛生局通知,有一例北部境外移入麻疹確診個案,去年12月28日可傳染期間曾在台中公共場域活動並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如有足跡重疊,務必落實自主健康監測,若出現疑似麻疹症狀,請主動聯繫居住地衛生所並告知活動史,以安排就醫。

曾梓展特別提醒民眾,如有出疹、發燒、咳嗽、流鼻水或結膜炎等疑似麻疹症狀,請主動聯繫居住地衛生所並告知活動史,以利安排就醫,不要自行就醫,更不要搭大眾運輸就醫。

台中境外移入麻疹病例活動足跡表,如有足跡重疊者,應自主管理。圖/衛生局提供
台中境外移入麻疹病例活動足跡表,如有足跡重疊者,應自主管理。圖/衛生局提供
台中本土麻疹病例,活動足跡表。如有足跡重疊者,應自主管理。圖/衛生局提供
台中本土麻疹病例,活動足跡表。如有足跡重疊者,應自主管理。圖/衛生局提供
台中市衛生局局長曾梓展說,如懷疑自己有麻疹不要自行就醫,打1999或通知當地衛生單位安排就醫。記者陳秋雲/攝影
台中市衛生局局長曾梓展說,如懷疑自己有麻疹不要自行就醫,打1999或通知當地衛生單位安排就醫。記者陳秋雲/攝影

確診 衛生局 麻疹

延伸閱讀

影/斥資一億多 梧棲梧南國小第二期校舍落成啟用

江啟臣發言人和盧秀燕團隊結婚 盧秀燕:親上加親

台中第2條捷運即將開工 今簽署獨立查證及確證合約

台中煙火落焰灼傷日女童 綠民代批盧秀燕:不是個案或小意外

相關新聞

挨批反火力發電公投死亡連署始祖 台中市長盧秀燕:800萬民意展現

檢調近日偵辦罷免連署涉及偽造文書案,台中市長盧秀燕批評民進黨政府濫用司法,台中綠營反譏盧當立委時推動「反火力發電公投」,...

私畫紅線害人違規停車 警通報撤銷罰單改告發屋主

豐原一處住戶在路旁私劃紅線,害一名女車主收到罰單,豐原警方今天表示,已查明紅線是私繪,主動通報不合理工程改善,並將建請裁...

大甲媽遶境彰化擺脫「格鬥賽」惡名 放鞭炮也減少

大甲媽遶境活動今年到彰化縣除了零星醉漢鬧事小衝突,在彰化縣警局動員全縣2558名警力,加上事先與宮廟溝通的前置作業,已連...

影/大甲媽祖凌晨回鑾安座 80萬人恭迎也相約明年再見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昨晚回鑾,信徒熱情迎接,鑾轎在大甲街道遶境後,今天凌晨1點多抵達大甲鎮瀾宮回鑾,上萬人在廟埕前恭...

大甲媽4月4日晚起駕!台中這3區交通管制出爐

大甲鎮瀾宮媽祖進香遶境活動將於4月4日晚起駕,預計在4月5日(周六)上午進入龍井、大肚、烏日區,由大度橋到彰化市,台中市...

徒步數百公里反而還胖好幾公斤?媽祖婆請客:3月就是吃好吃胖的季節

很多去參加過媽祖進香的人都會說,明明走了數百公里,運動量充足,可是為什麼這一趟走下來居然沒有瘦,反而還胖了幾公斤。 道理很簡單,因為媽祖進香沿途,有無限供給的餐飲點心,不只好吃,而且全部都是免費的。一邊走一邊吃,吃了幾百公里下來,不胖也很難。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沿途的各個大型廟宇,都會在神轎來臨前準備大量的食物,接待遠道而來的各路隨香客。 廟裡擔任烹煮的志工媽媽們一大早,有時候甚至是前一天或前幾天,就在廟裡面洗切食材,烹煮炒炸,準備迎接進香隊伍的到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