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瀾宮七朝清醮普渡 特色看桌如另類工藝展吸睛
台中大甲鎮瀾宮廟宇歷時3年重修落成,舉辦為期9天的重修慶成祈安七朝清醮大典。今天在大甲體育場舉辦普渡,其中特色「看桌」猶如另類的民間工藝展,吸引民眾欣賞。
鎮瀾宮建廟已有290多年歷史,因出現多處漏水,廟頂屋瓦與剪黏玻璃衍生安全疑慮,民國111年重修,修復廟內彩繪、金爐重建等,由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陳三火施作屋頂剪黏,重現鎮瀾宮風華。鎮瀾宮今天舉辦「甲辰年重修慶成祈安七朝清醮」普渡開香。
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致詞表示,希望透過清醮典禮,把壞的都帶走,把好的都留在台灣,國泰民安。市長盧秀燕也出席普渡開香典禮。現場普渡特色看桌,吸引民眾欣賞。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系副教授林茂賢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建醮是道教中最神聖、隆重的祭典,不輕易舉辦,有人一輩子也遇不到一次。建醮分為固定式,如埔里每隔12年就會舉辦祈安清醮。
林茂賢提到,另種非固定式建醮則是廟宇重修或是新廟落成才會舉辦。鎮瀾宮的屋頂修復完工落成啟用,所以舉辦祈安七朝清醮。台灣的普渡中有「看牲」與「看桌」,「看牲」由雞鴨豬肚等肉類,做成的造型藝術,「看桌」則是捏麵人,要讓老大公、好兄弟有得吃還要有得看。
普渡看桌相當精彩,一隻隻烤鴨插上人偶頭,還有設置老翁釣魚、飛龍出沒。林茂賢指出,看牲、看桌文化讓民眾在參與普渡時,猶如欣賞民間另類的工藝展,這些祭品在祭拜完後均可以食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