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5報稅系統啟動!快速登入搶先看所得稅 算出你的「省稅大禮包」

川普自誇治理全世界!稱不必向台日韓待遇致歉:他們「犧牲美國變繁榮」

國民法官審剴剴案 台大醫生作證「懷疑遭性虐待」旁聽民眾落淚

台中用電5年增30億度 市長盧秀燕:高科技產業加人口爆漲

民進黨市議員曾朝榮指出,台中用電量大增,中火加上其他發電已不夠台中自己用,要求盧市府不要把中火拿來當政治提款機。圖/曾朝榮提供
民進黨市議員曾朝榮指出,台中用電量大增,中火加上其他發電已不夠台中自己用,要求盧市府不要把中火拿來當政治提款機。圖/曾朝榮提供

台中市用電量蟬聯5年全國第一,議員曾朝榮今質詢指台中去年用電量333.2億,比2018年增加30億度、9.3%,批評市長盧秀燕連任時簽署承諾台中用電每年負成長2%,酸盧市府減碳政策「講的一畚箕、做嘸一湯匙」。市長盧秀燕回應用電提到,市府近年爭取高科技產業,就不能打壓他們用電,沒有業者會浪費用電成本;人口成長、工商發展,造成用量增加。

民進黨議員曾朝榮指出,台中市在2018年用電量304.9億度電,2023年暴增到333.2億度,共增加30億度,成長9.3%,比較全國人口第一大城新北市增1.66%,台中高出許多;另再扣除工業用電後的住商農牧用電量,5年來增加7.8%,多了約9億度,約是22萬戶家庭一年用電量。

曾朝榮指出,台中市發電量早已不夠自己用,台中火力發電廠去年發電量271.4億度電,加上大甲溪的發電,合計285億度電,遠低於台中的用電量333.2億度電,需要其他電廠支援供電,台中已失去穩定供電的優秀條件,投資台中恐怕不再有吸引力。他提醒盧秀燕不要再拿中火當政治提款機,更應支持中火轉型,燃氣供電才能減煤。

國民黨議員林霈涵質詢,提到台中市獲經濟日報幸福大調查的第一名,且是13年來第一次奪冠,尤其在經濟發展的表現突出。市長盧秀燕說,很多人討論能源問題,她要強調,沒有人會去浪費電,工商發展好、用電勢必增加,這幾年台中市府重視爭取半導體、晶元與AI產業,這些用電量都很大,要爭取來設廠就不能打壓用電;民生也如此,不會有人想多用電提高成本。盧秀燕說,人口爆增,因城市建設好,用電勢必要增加,國家能源政策要跟上人民經濟發展腳步。

經發局長張峯源回應,台中用電量增加來自工業用電,住宅與商業用電則是緩成長;環保局長陳宏益則說,六都工商用電較多,台中民生用電已減少2%。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林霈涵指出,台中獲幸福城市第一名,工商發展尤為突出。記者陳秋雲/攝影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林霈涵指出,台中獲幸福城市第一名,工商發展尤為突出。記者陳秋雲/攝影

台中市 盧秀燕 經濟發展

延伸閱讀

台中議員揭統戰入侵校園 市長盧秀燕:請具體檢舉

台中何處孵大巨蛋 盧秀燕:西屯區列聚焦區塊

中共軍演 盧秀燕共回6次「希望兩岸領導人發揮智慧」

綠議員追問雙城論壇辦不辦 盧秀燕:超出台中市政範圍

相關新聞

洲際棒球場比賽數量減少 中市府盼購物中心開幕帶動人潮

台中洲際棒球場是國內重要棒球場館,近年比賽數量下滑,從一年60場減少到47場,議員批評市府不用心,「棒球之都」正在褪色。...

「粉紅超跑」2日凌晨起駕 32.9萬香燈腳報名創新高

年度宗教盛事白沙屯媽進香報名至今天傍晚截止,總人數破32萬人創新高,「粉紅超跑」10天9夜的徒步進香將於5月2日凌晨啟程...

生人迴避!彰化市某大樓頂「送肉粽」 送煞路線曝光

彰化市某住宅大樓今天晚間將舉辦「送肉粽」科儀,將沿金馬路往彰美路方向到海邊。由於類似科儀甚少在集合社區大樓頂樓舉辦法事,...

挨批反火力發電公投死亡連署始祖 台中市長盧秀燕:800萬民意展現

檢調近日偵辦罷免連署涉及偽造文書案,台中市長盧秀燕批評民進黨政府濫用司法,台中綠營反譏盧當立委時推動「反火力發電公投」,...

私畫紅線害人違規停車 警通報撤銷罰單改告發屋主

豐原一處住戶在路旁私劃紅線,害一名女車主收到罰單,豐原警方今天表示,已查明紅線是私繪,主動通報不合理工程改善,並將建請裁...

大甲媽遶境彰化擺脫「格鬥賽」惡名 放鞭炮也減少

大甲媽遶境活動今年到彰化縣除了零星醉漢鬧事小衝突,在彰化縣警局動員全縣2558名警力,加上事先與宮廟溝通的前置作業,已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