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身障者遭性侵家長不報案 竟是怕須離開庇護工場
台中市某身障庇護性就業機構中,有社工舉發員工性侵員工的情況,未料受害者家長竟向民代陳情,表示「不想報案」怕造成機構麻煩,會讓身障子女丟了工作!社會局表示將調查是否成案,後續輔導。
台中市議會今進行民政委員會業務質詢,陳文政指出,身障者性侵發生率偏高,是一般人的兩倍,9月接到陳情,表示自己的孩子是身障者,在民間庇護機構工作,社工發現有員工性侵他的孩子,將依照處理流程採取法律行動。
陳情民眾憂心,一旦進入法律程序,恐造成社福機構困擾,甚至孩子丟掉工作,找上議員陳情。
市議員陳文政感嘆,就因庇護性就業職缺稀少,竟讓家長出現如此反應。
社會局長廖靜芝表示,所以必須實際到達才知道是否成案。身障者性侵案件,全國超過10%,台中市比例不高。陳文政說,社會局應進一步了解,性侵案的發生場所及加害人是否也是身心障礙者,了解到自己的行為是犯罪嗎?市府不應該只有通報就結束。
另,陳文政表示,「庇護性就業」是針對有工作意願、但工作能力不足的身障人士所設計,可以在內部進行照顧與職業訓練,最終目標轉銜到一般職場,獲得自力更生的能力。
但全國「庇護性就業」職缺稀少,台中登記在案庇護工場僅8家、109個名額,導致很多有能力轉銜到外面職場的身障員工也不願離開,深怕「一離開,就回不來了」,造成庇護性職場「高封閉、低流動」的情況。
陳文政指出,台中市15-65歲的身心障礙勞動力人口,就有6.7萬人,裡面不乏需要庇護性就業的身障朋友,現在全市登記在案加上民間的庇護性機構,僅能提供幾百個職缺,僧多粥少、競爭激烈。
勞工局長林淑媛說,目前中央也在討論庇護工場是否轉型,如果一般企業願意專心為庇護工場,市府也會輔導。
陳文政表示,受害家長的反應,嚴重凸顯庇護性就業的困境,不分地方或中央,應為身障朋友建構更有尊嚴、更有保障的環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