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潭子竹筍節登場 一日農夫挖筍體驗夯、手作親子竹秒殺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今年邁入第11年,今天活動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民代和台中市府法制局長李善植扮農挑筍出場,潭子筍農組成農產品牌市集展售手作美食,也結合市政宣導攤位活動送好禮近40個攤位,吸引人潮,活動到今天中午12點。

立委楊瓊瓔、台中市議員蕭隆澤等民代和台中市法制局長李善植今天戴斗笠扮筍農,挑起滿擔竹筍進場,楊瓊瓔剛挑起筍擔立刻喊太重,她說筍農真的辛苦。

今年活動新增兩大亮點,設置萌筍地闖關區,有大型遊戲氣墊童樂場,也加入食農教育「大地生命-萌龍馬兒精神」,大人小孩都喜歡餵馬或牽馬等實地互動。

今天熱門體驗活動一日農夫挖筍活動,帶民眾走進竹林接近大自然,瞭解竹筍生態環境,體會產銷班及筍農照顧竹筍的辛苦,另有親子竹的手作工坊DIY課程,線上報名上百位名額一開放就額滿。

潭子區長劉汶軒表示,為推廣行銷潭子區優良的竹筍等農特產品、打造專屬品牌價值及提升社區動能,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及社會局輔導潭子區公所,今天舉辦「2024潭子竹筍節-潭竹好市慶豐收暨社區成果展演」活動,有農產市集集點送、摸彩好禮送、社區展演、挖筍體驗及親子DIY(已額滿)、大地闖關遊戲集點換限量活動宣導禮、食農教育馬兒體驗等。透過各個活動和筍農一起在產業共同努力深耕。

劉汶軒說,潭子區產竹筍美味,因為特殊沙質土壤、排水性良好及位於避風區,經過筍農一年悉心照護,清明節過後開始採收,農民清晨採收後立刻蒸熟冷藏,保留其鮮甜原味並可存放較長的期間,其鮮嫩甜脆滋味廣受民眾歡迎,每到產季供不應求。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安排迷你馬區。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安排迷你馬區。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立委楊瓊攖挑起筍擔說太重。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立委楊瓊攖挑起筍擔說太重。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安排迷你馬區。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安排迷你馬區。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安排兒童遊戲區。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安排兒童遊戲區。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竹筍節活動,今天在潭子區聯合辦公大樓前廣場舉行。記者游振昇/攝影

DIY 台中市 食農教育

延伸閱讀

台中后豐大橋銜接堤南路工程 拚年底前完工

經長稱不必每房裝冷氣 楊瓊瓔:郭智輝家中裝幾台?

台中4校體育設施更新 籌款2千萬元助學生安全舒適活動環境

郭智輝態度鬆動 楊瓊瓔籲扛住壓力 勿被政治力綁架

相關新聞

洲際棒球場比賽數量減少 中市府盼購物中心開幕帶動人潮

台中洲際棒球場是國內重要棒球場館,近年比賽數量下滑,從一年60場減少到47場,議員批評市府不用心,「棒球之都」正在褪色。...

「粉紅超跑」2日凌晨起駕 32.9萬香燈腳報名創新高

年度宗教盛事白沙屯媽進香報名至今天傍晚截止,總人數破32萬人創新高,「粉紅超跑」10天9夜的徒步進香將於5月2日凌晨啟程...

生人迴避!彰化市某大樓頂「送肉粽」 送煞路線曝光

彰化市某住宅大樓今天晚間將舉辦「送肉粽」科儀,將沿金馬路往彰美路方向到海邊。由於類似科儀甚少在集合社區大樓頂樓舉辦法事,...

挨批反火力發電公投死亡連署始祖 台中市長盧秀燕:800萬民意展現

檢調近日偵辦罷免連署涉及偽造文書案,台中市長盧秀燕批評民進黨政府濫用司法,台中綠營反譏盧當立委時推動「反火力發電公投」,...

私畫紅線害人違規停車 警通報撤銷罰單改告發屋主

豐原一處住戶在路旁私劃紅線,害一名女車主收到罰單,豐原警方今天表示,已查明紅線是私繪,主動通報不合理工程改善,並將建請裁...

大甲媽遶境彰化擺脫「格鬥賽」惡名 放鞭炮也減少

大甲媽遶境活動今年到彰化縣除了零星醉漢鬧事小衝突,在彰化縣警局動員全縣2558名警力,加上事先與宮廟溝通的前置作業,已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