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台中孤島 首場溪尾櫻花音樂茶會今熱鬧登場

台中市烏日區溪尾大橋通車後,溪尾里不再是「台中的孤島」,首場溪尾櫻花音樂茶會今天在溪尾里員農種苗場熱鬧登場,包括前立委顏寬恒、在地議員張家銨、吳瓊華、林昊佑、區長林崇懿等人和遊客到場走春,在櫻花樹下度過悠閒假日時光。
溪尾里因1959年八七水災烏溪改道,與台中隔著烏溪相望,過去里內千餘名居民必須繞道彰化芬園或南投草屯進入,車程多一小時,上國中越區到芬園就讀,信件由芬園郵局投遞,電話屬南投049區碼,打電話到台中算長途電話,居民自稱住「台中的澎湖」、「台中的澎湖」。2016年底溪尾大橋通車,溪尾居民開車到台中過橋就到,縮短為五分鐘,去年溪尾二橋開通,到彰化更方便。
溪尾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高淑真說,過去溪尾里與鄰近的彰化芬園交流較多,她新接任溪尾里社區發展協會,與里長顏寶玉、當地員農種苗場合作,並邀請烏日區農會協辦,舉辦溪尾櫻花音樂茶會,這也是溪尾大橋、溪尾二橋通車後,首場溪尾櫻花音樂茶會,社區將陸續結合在地資源舉辦活動。
溪尾里員農種苗場、芬園花卉生產休憩園區園主張洲府說明,他以台灣早櫻與日本染井吉野櫻培育出洲府枝垂櫻,獲神農獎,有「櫻花張」美譽,園區位處烏日溪尾、彰化芬園交 界,栽培櫻花、梅花、李花、桃花等逾10萬株苗木,其中櫻花近80個品種,目前洲府枝垂櫻、吉野櫻、河津櫻綻放,花季延續到228。
顏寬恒說,過去溪尾里是沒有和台中相連,姑姑嫁到溪尾,兒時到姑姑家作客,都要繞道彰化或南投,後來其父顏清標和他爭取溪尾大橋、溪尾二橋開通,帶動溪尾的發展,不但吸引中彰投等地遊客觀光、旅遊,外地遊子因交通改善,選擇留在家鄉打拚。
烏日區農會總幹事張漢強說,溪尾里是烏日區重要糧倉,水稻種植約200甲,占烏日1/4,烏日區農會在溪尾大橋通車後,加強推廣農業、食農教育,去年復刻昔日溪尾民眾搭竹筏擺渡過貓羅溪及體驗插秧,觀察水田田螺、青蛙生態,獲選全國十大食農體驗經典路線,今年將舉辦由螺潭里出發經溪尾大橋的健行活動,以及溪尾國小露營及農村體驗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