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債務少5億 人均負債減318元

台中市財政局長羅仙法昨在市政會議專案報告,台中財政狀況有改善,市民人均負債從2018年3.67萬元到2021年3.64萬元,減少318元;市府可舉債空間從上任時88億元,到去年已提高到372億元,整體債務更減少5億元。
國民黨議會黨團書記長吳瓊華說,前朝執政債台高築,幸好現任市長盧秀燕重視財務紀律,舉債減少,建設也變多,果然「媽媽市長會持家」。民進黨議會黨團總召江肇國說,盧市府歲出年年增、歲入未明顯成長,財政好轉靠標售市有地,賣了數百億元,卻只有小確幸政策,根本體質未改善。
台中市長盧秀燕說,台中財政改善,債務減少但建設不停擺,上任時有3大建設要推動,台中綠美圖、會展中心都已開工,綠美圖今天要上梁,代表主體建築接近完成,會展中心預計7月上梁,台中巨蛋下半年開工。
羅仙法說,台中財政逐年改善,縣市合併升格後,歲入、歲出預算都成長56%,賒借預算往年維持在200億元以上,盧上任後,從2019年165億元、2020年121億元,去年99億元、今年96億元,賒借數逐年減少。
專案報告顯示,台中市舉債空間最吃緊的2017年只剩80億元,2018年盧上任只有88億元,陸續增為2020年200億元、2021年372億元;盧上任時人均負債2018年底36721元,2021年底為36403元,共減少了318元。
羅仙法說,公共債務未償數2018年突破千億、約1030億元,2020年市府決算有5億餘元盈餘可償債,目前實際債務降低到1024億元,過去兩任市長都無法減少實質債務。
針對議員批評,羅仙法說,市府近年歲入預算成長大於歲出,投入施政計畫金額成長57%,因此能改善財政與投入建設;區段徵收等土地開發完成後,標售土地償還開發債務,盈餘也投入建設,並非買地改善財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