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國際海牛文化節好消息 海牛生力軍備戰加入觀光

「傳統知識與實踐」無形文化資產全台灣只有4件,彰化海牛就是其中一件,2022國際海牛文化節今天登場,芳苑鄉海牛觀光協會釋出好消息,在現役的8頭海牛之外,增加飼養4頭生力軍,海洋委員會海洋資源處長王茂城承諾繼續挹注經費辦理,並期許明年起,年年增加舉辦天數擴大參與面。
國際海牛文化節去年因COVID-19疫情提升為第三級警戒而停辦,今年縣長王惠美擲筊請示芳苑鄉普天宮媽祖獲得聖筊,今年恢復辦理。今天2022國際海牛文化節在普天宮前廣場熱鬧展開,民眾參加海牛聚繪著色寫生比賽,遊客到潮間帶做生態體驗、親子藝遊闖關趣,還有產業推廣市集可逛可買。
「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五番挖,番挖就是芳苑舊地名,可見得芳苑以前十分繁榮。」縣長王惠美說,芳苑有廣大潮間帶,發展出特有的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文化,延續近300年不輟,2020年登錄為彰化縣第一個「傳統知識與實踐」類別的無形文化資產。
王惠美向參加國際海牛文化節的來賓和遊客報告好消息,近年海牛被「鐵牛」取替,剩下8頭,彰化縣芳苑鄉海牛觀光協會理事長洪永化增養4頭傳承,延續這項無形文化資產,她期盼保存海牛文化和發展潮間帶和新興熱門景點海空步道的觀光,帶動芳苑產業再度起飛。
海洋委員會海洋資源處長王茂城提起以前曾經擔任彰化潮間帶的保育員,踩在濕軟的潮間帶感覺「很舒服,很親切。」2018年海洋資源處剛成立,無法立刻給予資源協助推廣海牛文化,2019年起每年都贊助,希望明年起活動日數逐年增加,因為芳苑擁有特色活動,又有豐富的潮間帶景觀,絕對是值得旅遊打卡的景點。
王惠美和王茂城、彰化區漁會總幹事陳諸讚、普天宮副主委也是芳苑鄉代表會主席洪松林等人搭乘海牛牛車,拉車的海牛是「小姐」,今年6歲,拉車時忽然猛眨眼,忍不住「黃金滿地」,原本眾人不知牠為何眨眼,看到一坨坨「黃金」,王惠美大呼「黃金滿地代表好運」,眾人都笑了。
陳諸讚說,他還是孩子的時候,芳苑漁村都駕駛牛車,海牛是芳苑的傳統文化,他感謝縣政府和各界支持,讓蚵農、漁民與海牛文化、海空步道,共存共榮。洪松林也說,海牛是他從小看到大的家畜,海牛每天早出晚歸,任勞任怨,是農漁民最好的朋友,他盼望國際海牛文化節年牛舉辦,讓全國甚至外國人都認識芳苑美麗的海岸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