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工廠納管最後一天 彰化近一個月申請數量暴增百倍

特定工廠登記於2020年3月20日正式啟動,要將既有低污染未登記工廠全面納管,今天是最後期限,彰化縣初步統計到今天上午,已有9成申請納管,主要是近一個月來申請數量暴增,彰化縣府經綠處估算,經公所一起逐家通知拜會未登記工廠,這一個月來申請數量達3、4千家,是去年平均每月的100倍之多。
彰化縣清查有近8千家未登記工廠,彰化縣府經綠處長劉玉平說,去年以前每月大約是30到60件申請納管,今年以來每月達百件,到2月中時約超過5成未登記工廠申請納管,不過到今天為止累計約有7千多家提出申請,納管業者繳交的輔導金與營運管理金等超過5億多元, 但因最後這一個月審核的數量最多,近日通知繳納輔導金,累計金額還要再估算。
劉玉平表示,彰化有許多微型企業原本就生存困難,過去透過被稽查而陸續淘汰、退場,這一次許多小規模業者對於納管的標準與文件準備等不斷觀望,主要考量到納管的成本高,也評估被抓到罰錢划不划得來。
也有業者指出,廠房土地是租來的 ,想納管房東不見得同意,即使同意也不想負擔相關費用,若由承租人負擔相關費用,也會擔心不知道何時房東不再續租,導致還很多廠家尚未納管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縣內也約200多家工廠被畫進農產業群聚區不符納管資格,彰化田原工廠創新協會理事長呂明炎表示,歷經多年才推動了工廠輔導法,為未登工廠開一扇大門,到期限未申請的業者他也不會相挺,但在去年才被無預警劃進農產業群聚區的業者卻突然被政府卡死,失去工輔法的美意,且這些業者僅占全部的十分之一,不懂政府會是這樣的安排。
呂明炎說,農產業群聚區最大群聚是寢具業,主要在雲林的棉被、毛巾產業,其他產業很零散,彰化有水龍頭、塑膠業等,這些業者不容易掌握主要也是擔心現在被排除在外,怕來詢問申請不過會被斷水斷電,成為弱勢工廠。
劉玉平說,由於農產業群聚區屬於特別機制,並非法律規定,每個月經濟部與地方政府召開工輔匯報,彙整列管各地狀況,就請這些業者都先提出申請,中央再進一步決定如何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