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水利會一甲子 彰化內三排水農民今盼到動工修水路

彰化縣內三排水水源豐沛,灌溉區域的農民在近一甲子之前退出彰化農田水利會,不必繳水租,但無法享受修繕水路和灌溉設施的福利,近年水圳老舊又水源短缺,多次爭取,水利署彰化管理處撥款6000萬元整修內三排水系統,今天舉行開工動土典禮,預計1年後完工,將有229公頃農田受惠。
農田水利署彰化管理處今天在田中鎮內三排水堤岸防汛道路,舉行內三排水擴大灌區服務(一號圳及二號圳)開工動土典禮。水利署副署長林國華說,水利署長蔡昇甫是溪湖子弟,很想回彰化主持這項典禮,但另有會議不克前來,由他出席。
林國華表示,水利會時代是會員制,資源用在服務會員,內三排水灌溉區域的農民早在民國54年之前退出水利會,不在服務灌溉區的範圍,長期被忽視,2020年10月1日農田水利會改制農田水利署彰化管理處,擴大灌溉服務,服務以往被排除在灌溉區外成為最重要工作。
農水署彰化管理處處長劉淑華指出,內三排水有7條分線放水路,民國54年之前,農民自行調節和使用水源灌溉,不需農田水利會的幫忙,所以改制前的農田水利會有30個工作站,沒有北斗工作站,因內三排水7條分線灌溉設施改善經費龐大,立法委員陳素月爭取6000萬元辦理第一號、第二號放水路,農水署未來繼續分期分年編列經費改善,落實重視土地,照顧農民,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台灣農業的美意。
內三排水源為八堡二圳的放水路,彰化縣政府整治後,作為彰化管區域排水,因位在水源頭,水源穩定,近一甲子前農民脫離彰化農田水利會(改制前名稱)事業區域,成為地方自主管理的農業區,涵蓋田中、北斗、溪州,面積廣達562公頃。農水署整修第一、二號放水路,可造福田中鎮和部分北斗鎮的229公頃農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