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解大甲聯外車潮 溫寮溪旁聯外道路今開工後年完工

台中市大甲溫寮溪旁甲后路到經國路的聯絡道路新闢工程今天開工,全長2.75公里,含2座橋梁、寬15公尺,預計民國113年底完工,總工程15億2110萬元,市長盧秀燕主持開工典禮表示,道路完工後,可紓解甲后路及甲東路車流、縮短約半小時進入大甲市區車程,也有助強化大甲、外埔地區的聯外交通。
「送給大甲、外埔最好的農曆新年禮物!」盧秀燕表示,大甲、外埔地區主要聯外道路甲后路車流量大、經常塞車,地方居民近20年來期盼再增加一條聯外道路,但新闢工程經費龐大,多年來無法開工,她上任後逐步編列預算、爭取補助、確認路線並發包,雖受疫情及大宗物資劇烈波動影響,歷經6次流標及調整預算,去年底已發包成功,完工後將大幅降低大甲、外埔地區塞車。
盧秀燕表示,市府回應地方需求,讓工程於農曆年前開工,她感謝身為大甲人的秘書長黃崇典、建設局工程團隊努力為這項工程籌經費、做規劃,也感謝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協助市府向內政部爭取6億元生活圈道路補助,並感謝多位地方議員支持市府編列9億元預算,今天才能順利開工。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表示,這條聯外道路自前交通部長毛治國時期即開始規劃,感謝歷任台中市長胡志強、林佳龍,以及盧秀燕都支持這項計畫,經過多年預算爭取、土地解編、路線變更等程序,中央地方攜手合作,完工後將可紓解甲后路國道3號大甲交流道的車流,造福大甲居民。
建設局長陳大田說明,甲后路(市道132線)平時匯集主次幹線,車流量大、交通號誌也多,國道3號大甲交流道是外縣市進入大甲區的主要道路,加上132線外環道車輛匯入,導致連接交流道往大甲方向的甲后路容易塞車,一到假日更是車陣長;而甲后路進大甲市區時需穿越鐵路地下道,也形成交通瓶頸,種種狀況讓甲后路交通非常壅塞,因此市府規劃聯外道路新闢工程。
陳大田說,為有效解決甲后路國道3號大甲交流道塞車狀況,市府規劃由大甲區經國路沿溫寮溪接至外埔區甲后路四段,提供完整的聯外道路讓車潮有效引流,工程總工程費約15億2110萬元,工程費11億6110萬元、用地費3億6000萬元,其中為減輕市庫負擔,市府爭取內政部營建署納入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補助6億8460萬元。
今天開工典禮,市長盧秀燕、秘書長黃崇典、建設局長陳大田、內政部營建署中區工程處長何志浩、台中市新建工程處長陳聰仁、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市議員吳敏濟、李榮鴻、施志昌、大甲區長顏金源、外埔區長葉聯慶、大安區長許宏綺及多位地方里長出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