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綠地僅4.51% 議員:減額重劃加速發展市府沒本生意

台中市都市計畫廣義綠地只占4.51%,不及都計法規定10%的一半,市議員吳敏濟指出,尤其大甲都市計畫區綠地開闢率敬陪末座。他呼籲市府推「減額市地重劃」一半土地變更為建地還地主,市府也可早日開發,有利地方。副市長黃國榮表示,值得參考,會與相關單位討論。
吳敏濟指出,台中市公園綠地還有很大成長空間,都市計劃法第45條規定,廣義綠地面積不得少於全部計畫面積的10%。台中市總面積4.51%,甲安埔更少,大甲都市計畫區4.29%,大甲(日南地區)2.57%,外埔0.68%,大安0.38%。
吳敏濟說,根據營建署統計,台中市2015年到2019年呈下滑趨勢,人口緩增只是指標下滑原因之一,但市府2018只增加2.46公頃,2019年只有0.74公頃,幾乎停頓。
大甲都市計畫公園用地開闢率23.21%、兒童遊樂場16.06%。吳敏濟說,大甲(日南地區)都市計畫公園用地28.43%,兒童遊樂場17.73%。至今都市計畫區綠地開闢率均為0,公園與綠地二項都是各都市計畫區倒數第一,令人遺憾。
吳敏濟說,如果市府拿不出經費徵收,與其坐等遙遙無期,不如積極推「減額市地重劃」加速開發。
他解釋,一半的土地透過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將地目變更為建地返還給原地主,市府取得另一半的土地開發,部分做為抵費地出售,取得開發經費,市府不需編列預算,加速開闢綠地。
高雄小巨蛋即成功案例,「減額市地重劃」縮減公共設施用地,可縮減部分土地變更為建築用地及其他公共設施用地,再勘定為市地重劃區,市府取得公設用地,地主解套,帶動地方繁榮,創造三贏。
減額重劃可解決部分的問題,副市長黃國榮表示,將與建設及都發局研議。開發業者指出,減額重劃可說是二次重劃,把政府沒錢開發的公共設施,部分還地主,部分重劃後歸公,但有利有弊,減少公共設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