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減沙改善揚塵達8成 雲林將再引進生物泥新工法

進入強勁季風期,為了解濁水溪揚塵改善及後續防沙進度,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下午頂著強風會同水利署第4河局長李友平等相關單位,進入濁水溪揚塵區現勘文蛤殼鋪設植生情形及簡易噴水線等防治設施,張麗善期待能再接再厲把「揚塵日」降至9天以下。
雲林縣長張麗善說,去年各單位努力下,濁水溪沿岸鄉鎮的揚塵日(空品紫爆級),由106年的59天次減至109年的9天次,整體改善率達85%。目前河床區綠化與生態復育情況良好,22口水井及水線持續運作灑水,使揚塵大獲改善。
今天下午張麗善會同第4河川局長李友平及縣議員許留賓、林深等人,進入濁水溪揚塵區實勘,李永平說,今天風速達每秒22米,比輕颱還強,但大家還可看到北岸的彰化,能見度已大幅改善,且濁水溪南岸的橋頭一帶風沙大減,只剩許厝寮附近還持續治砂中,出海口更出現東方白鸛、黑面琵鷺等超過200種鳥類蹤跡,減沙、復育成效佳。
環保局長張喬維說,縣府運用2168公噸的廢棄文蛤殼,鋪設覆蓋約30公頃的裸露地,抑制揚塵且已長滿馬鞍藤,不但減輕蛤殼汙染環境,鳥類也來築巢繁衍,達到定砂及生態復育目的,一舉多得。
張麗善說,今年的3天的揚塵日,係因部分治砂設施被雨水沖毀,所以除現有的治沙工程,縣府將與海洋大學合作引進植保無人機,對無法進入的高灘地進行最新的「生物泥」固砂工程,期待能將揚塵日減至目前的9天次以下,將濁水溪打造成為生態遊憩的親水園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