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沼液沼渣改善東螺溪水質說明會 半數農民願試用

流經彰化縣9鄉鎮的東螺溪,中上游兩岸畜牧場林立,經常臭味四溢,環保局、水利資源處、農業處今天邀請畜牧業者,認識沼液沼渣的澆灌使用,執行單位湖埔社大從中媒合,有種山藥、芭藥、水稻的農民願意試用,為改善東螺溪水質踏出第一步。
水資處辦理「南彰化(東螺溪)空間藍圖整體規劃」,以溪湖排水作為試辦區,建立成立畜牧業輔導、資源化提升、社區聯合巡查三大行動模組,其中畜牧業輔導的重點是畜牧廢水資源化,以公私協力觀念結合地方團體推動可行的減廢行動。水資處和環保局、農業處今天下午在溪湖鎮公所合辦畜牧糞尿沼液沼渣農地肥份使用推廣說明會,13家畜牧場業者和5名農民到場。
農試所助理研究員黃維廷說明畜牧廢水農地施肥要領,如果能善用畜牧廢水,可減少農民使用化學肥料和傷害土地,天然肥料能促進植物生長,提升農作物品質。他說,未經處理的畜牧廢水「最肥」但也最臭,大家接受度低,經過10天厭氧曝曬降低臭味,肥份雖減少,若加入合格放流水,一樣能增加天然肥份。
埔鹽鄉廍子社區永發畜牧場業,把處理過的畜牧廢水供應農業澆灌,被環保和農業單位視為成功典範,執行單位湖埔社大執行長林淑玲站在第三方的立場,用永發畜牧場當作案例,遊說農民試用處理過後的畜牧廢水,有3名分別種植山藥、芭樂、水稻的農民當場寫下合作意願書,彰化縣青農平台的幹部帶回資料,將在今天開會時討論。
林淑玲表示,有一名種蘆筍的劉姓農民說,以前用過沼液沼渣,蘆筍賣相好又纖維較細,口感勝過用化學肥料的蘆筍,種芭樂的楊姓農民希望改用沼渣沼液替代化學肥料,卻苦於沒管道取得符合排放的豬糞尿,官方和公正第三方積極媒合有意願的農民,共創環境、畜牧業、農業的三贏。
湖埔社區大學),協助整合水質改善試辦區的官民團體,包括溪湖鎮公所、彰化縣養豬協會、溪湖區排沿線的六個里及社區發展協會,還有三個社區巡守隊、東螺溪環保協會,建立溪湖區排水質改善行動模組,推動溪湖排水水質實際改善。
南彰化(東螺溪)空間藍圖整體規劃三大行動模組,攜手彰化縣就業能力教育協會(湖埔社區大學)協助整合水質改善試辦區內的溪湖鎮公所、彰化縣養豬協會、溪湖區排沿線6個里及社區發展協會,還有3個社區巡守隊、東螺溪環保協會, 期待建立溪湖區排水質改善行動模組,實際改善東螺溪支流溪湖排水的水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