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全面配心電圖機 彰縣3年救回87人

因心臟疾病驟逝者愈來愈多,彰化縣2019年底率全國之先成為全國第一個救護車全面配置心電圖的縣市,因縮短搶救時間,三年來共救起87人,不只縣民還有外來旅客獲救,今年起進一步推動「車上給藥」,救護人員取得醫療指導醫師線上醫囑,可現場給予「雙抗血小板」藥物,預防患者再度栓塞,造福更多人。
今天是消防節,彰化縣府邀請過去救護啟動12導程心電圖獲救的民眾,以及機器捐者齊聚,康復者獻花感捐贈者,一起切下象徵喜福重生的蛋糕,縣長王惠美送上祝福長壽的麵線,場面溫馨。
76歲謝楊阿樣家住和美,2018年10月在家突然胸悶不適,且病況不穩,由救護人員緊急送往醫院,途中以12導程心電圖機檢查,懷疑是急性心肌梗塞,在黃金救援時間送醫後,立即送進心導管室治療康復出院。
她的丈夫80歲謝牙說,家中只有夫妻倆相伴,20多年前自己腿斷也受助於救護人員,妻又從鬼門關被救回,心存感激,2019年捐出一台12導程心電圖機 ,希望將愛傳出去,讓更多人受惠。
彰化縣長王惠美說,衛福部統計去年10大死因中心臟疾病高居第2,消防局將12導程心電圖機列為救護車標準配備,彰化有6家醫院設有24小時心導管室,為爭取黃金治療時間,消防局與醫院組成小組,透過通訊軟體24小時連線,即時分析心電圖並診斷疑似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病患一到院後可無縫接軌,縮短打通阻塞血管時間,過去21個企業、慈善會以及個人捐贈12導程心電圖中,每一台機器都有成功搶救的案例。
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周志中表示,救護人員評估患者有心肌梗塞,現場執行心電圖初步判讀,並傳送到社群軟體群組,線上醫師群由隨身行動裝置平均在1分鐘完成初步判讀,彰化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接受心導管治療平均只有52分鐘,比衛福部建議的90分鐘足足快了38分鐘,彰化縣這套模式運作相當成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