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震損工藝資訊館 工藝中心砸4000萬元整修重啟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資訊館921地震後受損,常因雨漏水,去年向中央爭取前瞻計畫約4000萬元改善,經閉館年餘修復、整理典藏,並重新規劃空間,今年12月重啟開館,且於今辦理開館特展「典藏現場:台灣工藝開箱計畫」。
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指出,過去工藝資訊館1樓是委外展售空間,2、3樓是圖書室,唯因該館區歷經921地震後,結構安全雖無虞,但受損漏水問題嚴重,尤其是圖書室,每逢豪雨就常是外面下大雨、館內下小雨,導致使用密度低。
工藝中心去年因此向文化部爭取前瞻計畫經費約4000萬元徹底整修,主任許耿修說,經約1年半時間重新規劃策展空間,並改善室內防水、空調及典藏場域外,同步全面性盤點整理上萬冊典藏書籍及雜誌,解決過去典藏凌亂不易查詢的問題。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則說,文化部除以前瞻預算協助工藝中心整修工藝資訊館,更考量工藝品保存不易,依材質品項不同,保存溫度也不同,且又占空間,因此近3年間斥資上億元改善建置該中心地下典藏庫房,致力於工藝品收藏及展覽。
而經重新調整工藝資訊館定位,改由「典藏」角度出發,1樓規劃為「大眾展陳」的展覽空間,2樓輕閱讀區、3樓工藝圖書區及4樓國際會議廳,整合典藏品、圖書資料及數位多媒體等知識載體,成為工藝圖書及典藏交流與學習的共享基地。
工藝中心則表示,今為開館辦理的「典藏現場:台灣工藝開箱計畫」特展,結合靜態展示與動態的多媒體互動,以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GIS地理資訊系統裝置等展示22件「典藏之寶」,帶領民眾一窺嚴謹縝密的典藏工作內容。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