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滿為患!搭高鐵看見綠鬣蜥 彰化縣要增加經費撲滅

台灣中部以南綠鬣蜥「蜥滿為患」,彰化縣綠鬣蜥大本營在二林溪畔,縣政府委外採用「釣魚法」蹲點精準捕捉,今年目擊487隻次,實際捉到288隻,打擊效果良好,但有民眾通報大肚溪畔也散見綠鬣蜥遊蕩,縣政府明年加碼合計編列經費,希望有效撲殺。
綠鬣蜥來自中南美洲,特別適合台灣南部亞熱帶氣候,屏東縣祭出捕捉獎勵。彰化縣政府農業處表示,彰化縣天氣不如屏東縣炎熱,綠鬣蜥繁殖和存活率沒那麼可怕,但縣境之南的二林溪氣溫高一點點,就成了全縣綠鬣蜥數量最多的地方,縣政府委託彰化縣野鳥學會捕捉,被捕的個體越來越小,代表成效良好。
彰化縣野鳥學會理事長謝孟霖負責捕捉綠鬣蜥,採用類似賞鳥、拍攝鳥照片的蹲點法,從早到晚遠距觀察綠鬣蜥的活動生態,分析活動態樣,使用釣竿和活結套索,趁著綠鬣蜥毫無防備,套用後迅速發射高濃度麻醉劑「一針送終」,當場人道撲滅。
謝孟霖說,彰化縣因氣候、捕捉方式,綠鬣蜥氾濫狀況不像屏東縣那麼嚴重,解剖從二林溪捕捉到的懷孕母蜥,平均有50顆卵,成功孵化率約八成, 目前彰化縣的捕獲隻數、體型都下降,如果繼續用對的方法捕捉,如果民眾停止飼養、私下繁殖和棄養,以彰化縣的現況,每年捕捉200隻即可逐漸撲滅綠鬣蜥。
彰化縣政府接獲民眾通報,搭高鐵經過大肚溪畔,見到一隻色彩鮮艷的公綠鬣蜥求偶,縣政府認為可能是民眾棄養或被逃出的綠鬣蜥,沿著河道到彰化縣與台中市交界處定居,繁殖到一定數量,公開出現求偶行為;縣政府表示,將密切注意綠鬣蜥動態,將先下手為強清除。
謝孟霖表示,綠鬣蜥捕捉應專業化並且再教育,各縣市清除綠鬣蜥的工作人員交流經驗,有農民捉到綠鬣蜥但不願殺生,丟到鄰近農地、荒地,有的統一抓到裡山「放生」,造成綠鬣蜥族群擴散,生態汙染更嚴重。
綠鬣蜥不主動吃肉,長大後會連葉子、蝸牛、昆蟲一併吃下,也不主動攻擊人類,若感到威脅,綠鬣蜥會張口反擊,因牙齒呈鋸齒狀,人類被咬的傷口不規則撕裂傷,很難縫合,又有細菌感染的危險,因此民眾最好不要收養綠鬣蜥。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