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棲架立大功! 引黑翅鳶除鼠患、禽鳥吃害蟲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台中分局輔導台中及苗栗農友推廣友善農業,2018年首度嘗試在霧峰稻田架設人工棲架,吸引黑翅鳶停駐,還幫農民消滅田間危害的鼠類,透過影像紀錄發現,常見的田間鳥類也會透過棲架捕蟲,今年開始在農耕地設置4公尺高的棲架,讓大捲尾、紅尾伯勞、棕背伯勞等食蟲性鳥類利用,經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發現成果顯著,達到產業與生態雙贏。
水保局台中分局表示,2018年結合屏東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鳥類生態研究室,在霧峰區友善稻田架起7公尺高的人工棲架,成功讓黑翅鳶駐足打擊鼠害,2019年也在龍井的西瓜田推動,鼠害也大幅減少。從自動相機的監測發現,除黑翅鳶會利用棲架,也捕捉到大捲尾及紅尾伯勞利用棲架捕食昆蟲,因而興起試辦4公尺高棲架的動機。
彰化鳥會理事長李璟泓說,多數捕食性鳥類都需要制高點來尋找食物,棲架就是利用此原理,在空曠的田區架設竹竿,並在頂端創造出鳥類棲息的棲枝,留給鳥類利用。
水保局台中分局的友善團隊在苗栗山區與台中后里的有機田區透過實驗發現,利用4公尺棲架的鳥類,除日間常見的大捲尾、紅尾伯勞、棕背伯勞及黑翅鳶外,夜間也有台灣夜鷹及領角鴞使用。
水保局台中分局指出,日間的鳥類多捕食直翅目的台灣大蟋蟀、中華劍角蝗、螻蛄,半翅目的蟬、荔枝椿象,鱗翅目的夜盜蛾為主;夜間活動的領角鴞則以台灣大蟋蟀為主要食物。顯示在田區架設小型棲架,農友甚至可以不用農藥就達到減少田間蟲害的目標,民眾也可利用友善環境的棲架來認識田間的野生鳥類。
水保局台中分局說,透過由自然界動物來抑制害蟲數量,提供鳥類駐足的棲架,就可控制害蟲讓田間達到生態平衡。這樣一個簡易田間設施,僅需要利用竹子或樹枝搭建即可,約一分地架設一枝,不需要特殊材料就可讓鳥類大展身手,對於從事友善農業的農民們來說,操作既簡單又方便,更可解決蟲害問題。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