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配合中央種大豆賠千萬 議員:農民兩頭空

台灣五穀雜糧多仰賴進口,每年800萬噸消費量中約94%是用進口雜糧。台中市議員林汝洲指出,2015年起農糧署推動6年期的大糧倉計畫,大肚區不少農民響應,產量曾飆到全國產量第一,但糧價仍高於進口雜糧,農民購置上千萬的大豆專用播種機、無人機等,反賠上千萬元,他要求市府農業局正視,協助農民減少損失。農業局長蔡精強表示會農會研議,去化農產。
林汝洲表示,中央推動的6年大糧倉計畫看似美意,前幾年推行順利,但大豆種植面積與收購價格自從2018年以來連年下降,農民投資千萬的機具血本無歸,出車率甚至不到2015的兩成!前幾年賺的全血本無歸。
林汝洲表示,以台中市而言,2015年剛推動二期稻作轉作大豆時,種植面積一口氣從4公頃成長至99公頃,大肚區每公頃生產面積更是全國第一,每公頃可生產2600公斤的大豆,成效斐然。不過2018年以來,種植面積一路從54公頃下降至今年的10公頃,收購價格從最高的45元腰斬至今年的25元!
林汝洲說,兩名產銷班班長近日至他的服務處陳情,表示當初配合政府政策和補助,每人花了約1000萬添購機具,但政府近年來不再願意推動大豆,專用機具也無法採收其他作物,出車率不到2015年的兩成,卻還要一直付維修成本,實在是無力負擔。
林汝洲強調,未來市府若要配合中央政策,勢必要三思,否則農民投資下去卻遇到中央臨時「抽腿」豈不血本無歸,落得兩頭空?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