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台中外埔廚餘發電廠 預計10月售電

台中市外埔綠能生態園區號稱是全國首創利用廚餘、稻稈技術的發電廠,但委外至今「零售電」,引發藍綠議員質疑;中市環保局長吳志超昨表示,目前雖可開始發電,但尚未與台電完成合約,造成「電送不出去」,廠商承諾今年10月可供電給台電創造營收,市府會催促監督。
吳志超說,按照合約,廠商今年1月就該開始售電,市府原本可分紅20%售電所得,卻延宕至今沒有下文。市府已依合約每天送60噸廚餘,廠商可順利發電,但尚無法送電給台電,預計10月可克服。至於廠商違約部分,已與法制局研究,依約催繳,也依約開罰。
民進黨籍議員曾朝榮昨質詢指出,中市焚化爐近來輪流歲修,垃圾大戰一觸即發,減量刻不容緩,廚餘若能確實回收,既可減少垃圾量,也能發電賺錢。
曾朝榮表示,綠能生態園區2017年動工興建,原預計2020年初有發電功能,每年發電量3377萬度,提供9670戶用電量。但因廠商延誤工期至今未達售電功能,致市庫減少收入每年約2825萬元,市府應負起監督以及催收責任。
國民黨籍議員張廖乃綸、張瀞分也說,先前一直宣導回收生廚餘,但不少市民陳請表示,收運社區大樓垃圾的民間清運業者,要求果皮、咖啡渣、蛋殼當成一般垃圾,不要丟入生廚餘桶,疑藉此增加垃圾量,調漲垃圾費。
吳志超說,生廚餘是指未煮熟或挑剩的蔬菜、菜心、水果或果皮、咖啡渣、茶葉渣等,但發電操作時發現果核、果殼類與蛋殼等屬於長纖維類、粗纖維,不利厭氧發酵和發電,以一般垃圾處理即可,不要丟入生廚餘回收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