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石子滑梯變成另類「罐頭」 親子團體要求公民參與
台中市這波公園遊具革命,共鎖定31座公園,有指標型的水湳清翠園、花博葫蘆墩公園、文心森林公園,也有小型的社區公園;目前已完工的有六座,其餘仍在施工或規劃設計中。
記者與親子共學團成員到北屯廍興公園,新落成的大斜坡溜滑梯、沙坑很受歡迎;住在鄰近社區的陳先生帶著女兒,赤腳在沙坑裡玩耍,陳先生說,這種水泥溜滑梯很久沒看到了,玩起來很過癮,沙坑的沙粒顆粒不一,有時會發現貓狗排泄物。
沙坑中蹲在女兒旁的呂小姐,一手撐著陽傘替自己與女兒遮擋陽光;呂小姐說,這個公園很好玩,可是太曬了,只能早上或傍晚來玩,如果沙坑上方有遮蔭會更棒。
親子團成員童葦翎試滑後說,這個溜滑梯很好玩,孩子也玩得很開心,但溜滑梯與沙坑缺乏遮蔭,一旁有親子廁所,但廁所內沒有兒童馬桶,外面的洗手台區分大人與小孩高度,但缺乏洗腳池,孩子玩沙後得抱上洗手台才能清洗。
記者與親子團到烏日麻園溪旁的兒7公園,西區朝陽街東昇公園,兩處都是小型社區公園,面積不大,都設有土丘與溜滑梯,造型很類似。
親子團成員江慶洲說,烏日與西區這兩座社區公園,面積都很小,公園的設計很像;同樣缺乏遮蔭,夏天可能會曝曬過度。
台中親子共學團說,台中的公園能不使用罐頭遊具,很值得肯定,但一窩蜂改成磨石子溜滑梯,彷彿也變成另類「罐頭」,希望市府在規劃設計階段,邀請在地代表與公民團體討論,甚至要參考小朋友的想法,讓每座公園都能滿足在地需求。
台中市建設局表示,公園改造前會開說明會,有邀請在地里長、里民參與,未來會邀請公民團體、親子團體加入;沙坑得曝曬太陽消毒,加上現有公園腹地有限,未來新設公園時,會在遊具周邊移植樹木提供遮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