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攜手竹科企業打造新竹文學散步 今啟動5條在地路線

清華大學與企業及在地團體,今天啟動第二期文學散步計畫。記者郭政芬/攝影
清華大學與企業及在地團體,今天啟動第二期文學散步計畫。記者郭政芬/攝影

清華大學與采鈺科技及在地團體合作的「新竹文學散步」計畫已完成第一期5條路線的規畫與踏查,今天宣布啟動第二期5條新路線,包括頭前溪下游的「溪流散步」、橫山的「聚落散步」及關西的「小鎮散步」等,邀請大眾在文學相伴、美景環繞下,輕裝出發到新竹城鄉走走。

清大副校長呂平江指出,清大近年將永續發展列為重點校務政策,已與新竹約20家企業推動超過50項專案,從園區工程師到小學生,形成跨年齡、跨領域的永續行動網絡。未來也將鼓勵更多師生加入,成為產業與地方轉型的夥伴。

清華大學文學散步計畫去年8月啟動第一期,規畫出5條路線包括尖石馬胎步道、峨眉月眉河階、竹北東海窟、新竹市舊城區及南埔溪流散步,只要打開新竹文學散步App,就能跟著實境遊戲互動式導覽一起走。

今天啟動的第二期散步路線延伸到了關西、橫山、寶山、頭前溪下游與古奇峰等地,並邀請新唐科技、嘉澤端子、合勤集團、新代集團4家企業加入,與采鈺科技、竹市文化局推動新竹文學散步計畫。未來計畫4年內在大新竹16鄉鎮市區共推出30條文學散步路線。

第二期的新路線有2條位於新竹市。由新唐科技支持的高峰里「高峰懷古行腳」,聚焦清朝、日治與民國三代文人足跡與清華校園地景。由采鈺科技與新竹市環保局、文化局共同推動的頭前溪下游濕地「溪埔子的親河力」,則以環境教育喚起民眾的親河意識。

另3條路線分布在新竹縣。由合勤集團支持的寶山鄉「悠遊油田細看綠寶石」,呈現在地橄欖與柑橘產業風貌。嘉澤端子支持的關西鎮「百年私塾文化之旅」,以羅屋書院為核心,重現客家書香傳承。新代集團贊助的橫山鄉「海珠詩集橫山漫遊」,則透過詩作閱讀地景,連結客庄里山文化。

精簡「主持「新竹文學散步」計畫的清華大學永韌中心執行副主任李天健表示,第二期的5條路線橫跨農村、山城與濕地,主題涵蓋文學、產業、詩作與環境。他指出,參與規畫及踏查的企業同仁自己先走過,再帶家人朋友來體驗,並推廣給其他的竹科人及社會大眾,就能讓更多人親近新竹的自然與人文美景。采鈺科技副總陳恒真說,她在勘查路線過程,更多認識地方與文化,今年預計舉辦15場次,讓員工深入新竹在地。

采鈺科技部經理陳炳伸(右)與無負擔農場負責人劉奕介紹月眉河階踏查路線,鴨子也來湊熱鬧。圖/清大提供
采鈺科技部經理陳炳伸(右)與無負擔農場負責人劉奕介紹月眉河階踏查路線,鴨子也來湊熱鬧。圖/清大提供
橫山好室負責人陳致中介紹橫山聚落漫遊可能會與領角鴞相遇。圖/清大提供
橫山好室負責人陳致中介紹橫山聚落漫遊可能會與領角鴞相遇。圖/清大提供

清華大學 新竹 文學

延伸閱讀

新竹巨城旅館棟多年未啟用 SOGO董事長黃晴雯親揭原因

對天文攝影有興趣的民眾看過來!清大展出天文攝影展

新竹香山牧場畜舍拆除引火警 幸無人員受困受傷

全球大學影響力排名 雲科大衝進全台第4壓過清大

相關新聞

土挖去賣再回填廢棄物「賺兩手」 黃國昌批新竹棒球場廠商垃圾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早上考察新竹棒球場,新竹市府公布關鍵影像,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揭露廠商原本應鋪設20公分回填層,但...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開發「東茂園區」與民搶水 農民憂冷泉米、東方美人茶消失

民間財團計畫在新竹縣籌設「東茂智慧產業園區」,因用水和交通問題直接衝擊園區出入口的北埔鄉,業者今召開說明會,居民擔憂,開...

桃園推路口組合式平台減速 騎士憂重車壓易破損更危險

桃園市交通局推動「組合式減速平台」至今全市共有19處,平均可降速達3成,不過市議員謝美英表示,組合式減速平台無法承受重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