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檢前檢察官張文傑轉任律師 非關政治 案牘勞形

檢察官辦案近來備受爭議,苗栗地檢署前檢察官張文傑辦案接地氣,20多年落地生根,轉任律師今天成立事務所,他強調非關政治的紛紛擾擾,而是案量壓力,1個月100多件案牘勞形。
張文傑司法官訓練所39期結業,2011年1月初派到苗栗地檢署,歷任台中、苗栗地檢署檢察官、主任檢察官,期間偵破史上最大牛樟等珍貴木盜採案,及查賄、緝毒有功,屢獲法務部表揚,2007年更是獲頒「檢察之光」,2011年法務部「排怨計畫」績優檢察官, 獲頒「法眼明察」。
值得一提是檢察機關排怨計畫,偵辦容易引起民怨的犯罪,張文傑貼地氣,分析認為很多竊盜、搶奪及強盜案的慣犯,超過一半以上有毒品前科,研判是吸毒者為買毒品因此偷搶,2010年10月他從1名毒販開始,聲請監聽,循線最高監聽50線,2011年初指揮竹南警察分局聲請120張搜索票,創下苗檢同案同時核發最多搜索票紀錄,掃蕩毒犯因此春節期間竊盜案降低約3成,減少犯罪造成的民怨。
張文傑轉任律師,今天在苗栗市成立事務所,立委陳超明、邱鎮軍、縣長鍾東錦、苗栗市長余文忠,及苗栗市民代表會主席陳仁杰等人都到場祝賀,鍾東錦並聘張文傑縣府法律顧問,張文傑強調轉任律師非關政治,而是連同督導檢察事務官案件,1個月要100多件案子,案量壓力太大。
他說,他是彰化鹿港人,初派沒有選填苗檢,命運安排與苗栗結下不解之緣,戶籍定居在苗栗市,開設律師事務所生根落地,為鄉親帶來另一個選擇,身分轉變,使命不變。延續對公平正義的承諾,面對民眾在訴訟的大海中漂浮的困境,希望能成為一根大浮木,幫助脫離困境,尋求一個理想的上岸地點,未來執業重點將聚焦刑事辯護、企業法律顧問、民商事糾紛、競爭法、財產與家事爭議處理等領域,同時參與公益訴訟與弱勢法律援助回饋社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