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市樂活盃木球賽今開打 台灣自創球類運動推廣至全球

苗栗市樂活盃木球嘉年華今天上午在縣立體育場開打,同時頒獎給獲勝選手。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市樂活盃木球嘉年華今天上午在縣立體育場開打,同時頒獎給獲勝選手。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市樂活盃木球嘉年華今天上午在縣立體育場開打,來自全台各地木球運動的老少愛好者近200人參賽,分為9組競技,以球會友。木球運動是台灣自創的球類運動,如今已推廣至全球,也被視為平民化的高爾夫球,「可一桿走天下」。

木球運動在苗栗也算是強項,去年全中運苗栗獲得3金3銀3銅佳績,今年大倫國中胡序綸在全中運也奪金。

苗栗副縣長邱俐俐、立委邱鎮軍、苗栗市長余文忠及縣議員楊明燁、徐筱菁等人上午參加木球賽開幕典禮並「開球」,同時頒獎給今天比賽優勝者及參加國際賽表現優異的選手。

苗栗縣體育會木球委員會總幹事彭富雄表示,木球運動是台灣自創的球類運動,當年一群中小企業主打完高爾夫球後,餐敘時提及如何讓高爾夫球運動能平民化、接地氣,也因此催生了木球運動,如今世界上已有54個國家推廣,並有亞洲盃、世界盃賽事,其中泰國的運作最積極。

他表示,國內的木球運動多在操場或有草皮的場地辦理木球賽,香港則是利用高爾夫球場來推廣木球。打高爾夫球為因應不同地形需要13支球桿,但木球只要一支球桿即可走天下,是老少咸宜的球類運動,新北市在一些類似河濱公園的場地都有專屬的木球場。

今天比賽分長青男、女組;社會男、女組;國中男、女組及國小男、女組,另外國小三年級以下學童可參加國小體驗組。

木球運動在苗栗算是強項之一,去年全中運苗栗獲得3金3銀3銅佳績,今年也有佳績。

苗栗市樂活盃木球嘉年華今天上午在縣立體育場開打,來自全台各地木球運動的老少愛好者近200人參賽,分為五大組競技,以球會友。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市樂活盃木球嘉年華今天上午在縣立體育場開打,來自全台各地木球運動的老少愛好者近200人參賽,分為五大組競技,以球會友。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市樂活盃木球嘉年華今天上午在縣立體育場開打,來自全台各地木球運動的老少愛好者近200人參賽,分為五大組競技,以球會友。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市樂活盃木球嘉年華今天上午在縣立體育場開打,來自全台各地木球運動的老少愛好者近200人參賽,分為五大組競技,以球會友。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市大倫國中胡序綸在今年全中運木球項目奪金。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市大倫國中胡序綸在今年全中運木球項目奪金。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市樂活盃木球嘉年華今天上午在縣立體育場開打,同時頒獎給獲勝選手。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市樂活盃木球嘉年華今天上午在縣立體育場開打,同時頒獎給獲勝選手。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副縣長邱俐俐、立委邱鎮軍、苗栗市長余文忠及縣議員楊明燁、徐筱菁等人上午參加木球賽開幕典禮並開球。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副縣長邱俐俐、立委邱鎮軍、苗栗市長余文忠及縣議員楊明燁、徐筱菁等人上午參加木球賽開幕典禮並開球。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市長余文忠頒獎給獲勝選手。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市長余文忠頒獎給獲勝選手。記者胡蓬生/攝影

運動 苗栗市

延伸閱讀

全家有賣!苗栗西湖冰薯成功打入連鎖超商

大湖薑麻園社區捐贈消防泵浦車 苗栗公私協力守護地方

苗栗考察團赴澳洲取經 鍾東錦:辦好2027燈會是首要任務

苗栗後龍溪移工戲水溺死...10多年零溺斃破功 公所啟動暑期巡守

相關新聞

土挖去賣再回填廢棄物「賺兩手」 黃國昌批新竹棒球場廠商垃圾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早上考察新竹棒球場,新竹市府公布關鍵影像,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揭露廠商原本應鋪設20公分回填層,但...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開發「東茂園區」與民搶水 農民憂冷泉米、東方美人茶消失

民間財團計畫在新竹縣籌設「東茂智慧產業園區」,因用水和交通問題直接衝擊園區出入口的北埔鄉,業者今召開說明會,居民擔憂,開...

桃園推路口組合式平台減速 騎士憂重車壓易破損更危險

桃園市交通局推動「組合式減速平台」至今全市共有19處,平均可降速達3成,不過市議員謝美英表示,組合式減速平台無法承受重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