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說中文被針對!陸客遊日見民宿四國語言告示 「1特殊對待」掀怒火

有望超越輝達?台積電將成AI晶片最大贏家 外媒曝:需注意1弱點

丹娜絲颱風致災逾3萬戶仍停電 台南宣布12區明再停班停課

買1200元拉拉山水蜜桃僅有1顆能吃? 市府喊啟動聯合稽查

桃園市復興區拉拉山水蜜桃聞名全台,為維護消費權益、保障市場交易秩序,桃園市政府農業局今啟動聯合稽查,確保水蜜桃品質。圖/桃園市農業局提供
桃園市復興區拉拉山水蜜桃聞名全台,為維護消費權益、保障市場交易秩序,桃園市政府農業局今啟動聯合稽查,確保水蜜桃品質。圖/桃園市農業局提供

桃園市復興區拉拉山水蜜桃聞名全台,5至7月生產的「水蜜桃」正當季,為維護消費權益、保障市場交易秩序,桃園市政府農業局今啟動聯合稽查,確保水蜜桃品質、販售價格、產品溯源等,嚴守拉拉山水蜜桃品牌商譽。

日前有民眾於網路PO文表示,花1200元買水蜜桃,卻僅有1顆能吃。農業局長陳冠義說,拉拉山水蜜桃是全國品質一等品牌,多年來建立良好口碑,希望所有農友做好品質把關,延續品牌信譽。

市府今日起啟動聯合稽查,會同消保官、經發局、復興區公所、農會等單位,前往復興區商圈加強宣導及稽查。重點包括檢查攤商所販售水蜜桃品質、使用復興區農會專屬桃盒相關規範,並向攤商宣導販售注意事項及相關消費交易法令,強化攤商自律意識。

復興區農會總幹事高理忠表示,農會特別設計專屬水蜜桃盒,請消費者認明紋面婦女標章,另盒子上皆印有流水編號可溯源,消費者購買時可檢視,同時保障農戶與消費者雙方權益,也為農民一整年辛苦把關。

桃園市法務局消保官謝青如說,今稽查多數商家符合規定,少數未標示價格的攤商或店家,已於現場要求改正,另所查販售價格皆符合市場行情,未有哄抬價格情況發生。

復興區長蘇佐璽表示,拉拉山水蜜桃是復興區美好資產,品牌建立不易,務必一起努力維護拉拉山水蜜桃優質的商譽與品牌。枕頭山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鄧通則說,希望在消費過程保障顧客及店家雙方權益,拉拉山水蜜桃的好品質邀請大家光顧嚐鮮。

復興區農會強調,針對近日水蜜桃消費爭議,非向復興區農會申購者,不得使用該專屬桃盒,也不得包裝販售非復興區出產之水蜜桃,如有虛偽套購或轉售、轉贈,供他人使用情事,或冒名頂替包裝非復興區出產水蜜桃,經查證屬實,將追繳補款項,1年內不得再購買使用復興區農會水蜜桃盒,一旦涉及民法第213條至第216條損害賠償、商標法第68條至第69條侵害商標權,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桃園市復興區拉拉山水蜜桃聞名全台,為維護消費權益、保障市場交易秩序,桃園市政府農業局今啟動聯合稽查,確保水蜜桃品質。圖/桃園市農業局提供
桃園市復興區拉拉山水蜜桃聞名全台,為維護消費權益、保障市場交易秩序,桃園市政府農業局今啟動聯合稽查,確保水蜜桃品質。圖/桃園市農業局提供
桃園市復興區拉拉山水蜜桃聞名全台,為維護消費權益、保障市場交易秩序,桃園市政府農業局今啟動聯合稽查,確保水蜜桃品質。圖/桃園市農業局提供
桃園市復興區拉拉山水蜜桃聞名全台,為維護消費權益、保障市場交易秩序,桃園市政府農業局今啟動聯合稽查,確保水蜜桃品質。圖/桃園市農業局提供

農會 水蜜桃 拉拉山

延伸閱讀

桃龜山綠竹筍評鑑 呂學記摘冠、黃得恭奪亞軍及甜筍王

桃園拉拉山水蜜桃套袋嘍 農會:冷天足品質穩定

空運來台!好市多「神級甜果」首批上架 老饕秒搶:每年都好吃

桃市提前去除小花蔓澤蘭 今年收購每公斤提高至8元

相關新聞

影/9點到9點「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沙雕藝術節12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結合通霄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的沙雕藝術節吸引大批遊客人潮,今年擴大舉辦並廣邀國際好手來創作,昨晚開始苗栗各地下起...

桃園3市場抗議市府不定期巡查 經發局解釋原因曝後續做法

桃園市各公有市場自2023年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部分市場攤位使用率低,且營業時間不符簽約內容,經發局委託各公所不定期協助調...

地下饋線故障 桃園無預警停電影響511戶

桃園市桃園區中央街今天傍晚6時許無預警停電,民眾在社群網站詢問災情,結果釣出一堆苦主,三民路一段、成功路二段都有類似情況...

開發「東茂園區」與民搶水 農民憂冷泉米、東方美人茶消失

民間財團計畫在新竹縣籌設「東茂智慧產業園區」,因用水和交通問題直接衝擊園區出入口的北埔鄉,業者今召開說明會,居民擔憂,開...

桃園推路口組合式平台減速 騎士憂重車壓易破損更危險

桃園市交通局推動「組合式減速平台」至今全市共有19處,平均可降速達3成,不過市議員謝美英表示,組合式減速平台無法承受重車...

颱風桃園分區放假惹議 市府、綠營議員隔空戰翻

颱風丹娜絲襲台,桃園分區停班停課掀論戰。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黃瓊慧質疑市府決策,市府新聞處長羅楚東則回嗆「把議員當側翼在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